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百七十三章 土著傳說-《盛唐不遺憾》


    第(1/3)頁

    大宋朝廷的建立,就是從武將謀反開始的,大宋的太祖皇帝,原本只是一個武將,因為手中掌握了軍權,所以,就在皇帝死后,自己篡位當上了皇帝,而因為在大宋之前的相當長時間內,武將掌握軍隊之后進行篡權的例子,實在是多如牛毛,就連老趙家都是如此,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大宋之前的幾百年內,就是一個武將頻繁篡奪皇位的年代。

    建立大宋王朝之后,為了防止自己篡奪而來的江山,再次被部下給篡奪去,太祖趙匡胤先是搞了個杯酒釋兵權,讓麾下傭兵眾多的將領主動放棄手中的兵權,之后,又把文官的地位給提高上去,讓文官來壓制武將,防止武將勢力做大。

    在細節方面,武將時時刻刻都要受到文官和朝廷使者的監視,軍隊中的糧草也是定量的,不能超過一定的數額,否則,就是違反大宋朝廷的律法了,會有造反的嫌疑。

    通過如此多的做法,的確能起到壓制武將的作用,可以大大防止武將的篡位,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利也有弊的,限制武將篡位的同時,也限制了武將的手腳,讓武將打起仗來不能特別的隨心所欲,在不能出擊的時候,因為朝廷下令和文官監督而不得不出戰,從而造成戰敗,而在需要出擊的時候,因為朝廷不允許,也會白白錯過機會,這自然會大大的限制大宋朝廷的軍事力量,只是避免了造反而已。

    也就是說,大宋朝廷是家天下,皇帝更在乎的是自己的皇位是否穩固,只要皇位能夠坐穩,他們就非常的滿足了,至于屈辱的給遼國和西夏歲幣,他們并不會在乎,反正大宋朝廷還負擔的起,只要安撫好遼國和西夏,他們就不會進兵,而他們不進兵的話,大宋軍隊也就不用打仗了,武將也就沒有了發揮能力和擴大影響力的機會了,篡權的可能性更是幾乎不可能,皇位做的安穩,沒有什么比這更大宋皇帝更安心的了。

    但廣大的愛國文人就不這么想了,他們之中不乏很多有氣節的人,這些有氣節的文人,非常不滿意朝廷的軟弱做法,但又無法反抗朝廷的決定,于是,就利用寫詩的機會,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

    而且,蘇軾的詩詞之中,并沒有直接反抗朝廷的意思,只是說了西北望,射天狼這個天文現象,只是所有懂得詩詞的文人,都能意會到蘇軾所說的天狼星就是暗指西夏,但蘇軾這么表達,完全都是一片愛國情懷,所以,即便有人對此不滿,也找不到對付蘇軾的理由,只能肯定他是一名愛國詩人。

    自古以來,人們都以為天狼星是一顆星星,其實,經過后世的天文學觀測發現,天狼星是一個雙星,也就是由兩顆星星組成的,其中一顆很明亮的是主序星中的藍矮星,而另一顆恒星則為白矮星,亮度大的一顆,其實際亮度是太陽的二十四倍,可見其亮度是非常高的。

    因為天狼星在南半球的方位,所以,在北半球觀測的時候,看到的永遠都是掛在天邊的天狼星,也就是位置比較矮,但在夏天的時候,情況可能會好一些,而在北半球的最北邊的一塊區域,則是看不到天狼星的。

    關于天狼星的傳說,還是非常多的,在華夏帝國,自古以來,天狼星都是災星的代名詞,沒有人喜歡天狼星。

    而在古埃及,每當天狼星在黎明時從東方地平線升起的時候,正是一年一度的尼羅河水災泛濫的時候,尼羅河水的泛濫,灌溉了兩岸大片良田,于是埃及人又開始了他們的耕種。

    古代埃及人認識到天狼星與太陽一同升起的時候,尼羅河三角洲就開始每年的泛濫,另外,他們還發現,天狼星兩次與太陽一同升起的時間間隔不是埃及歷年的三百六十五天,而是還要稍微多一些,古埃及把黎明前,天狼星自東方升起的那一天確定為歲首,也就是我們后世所使用的公歷歷法的前身,最早就是從古埃及誕生的。

    另外,金字塔的建設,在很多方面,也是與天文學有關的,比如天狼星與金字塔就有很大的關系,金字塔的朝向正是天狼星方向,而且,除了金字塔之外,古埃及的很多建筑,都是朝向天狼星的,讓人非常的難以理解。

    這也許就是天狼星崇拜吧!畢竟,每當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升起的時候,尼羅河的下游就會洪水泛濫,并滋養周邊的土地,讓土地變得更加的肥沃,埃及的所有農業生產都與尼羅河漲落潮汐息息相關,于是,埃及人便視天狼星為神明,頂禮膜拜,就連建設的神廟的朝向都要與天狼星升起之處保持一致。

    最為神奇的一個地方,是古埃及人,居然知道天狼星是一個雙星系統,這個在后世的時候,也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才發現的,而在落后的古埃及,是如何發現天狼星是一個雙星系統的呢?這非常讓人費解。

    無論是古埃及人,還是諸神,他們必然都用了大量時間進行天象的觀測,特別是對天狼星的觀測更加的深入,古埃及有一份極為方面的天狼星周期歷法概念,他們相信這是天神所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临夏市| 苏州市| 三明市| 正安县| 曲松县| 辽阳市| 泾源县| 泰宁县| 边坝县| 沂源县| 新和县| 荆门市| 潞西市| 吴桥县| 衡东县| 丰台区| 上林县| 平凉市| 霍山县| 合水县| 丰镇市| 南江县| 衡阳县| 扶风县| 邢台县| 涿鹿县| 东乌珠穆沁旗| 五家渠市| 阿拉善右旗| 梅州市| 武胜县| 易门县| 宜兰县| 阿巴嘎旗| 安达市| 吕梁市| 杭锦旗| 安远县| 大宁县| 揭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