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百四十三章 椰棗-《盛唐不遺憾》


    第(2/3)頁

    也正是因為了解了這一點,所以,奧斯曼的部下,才沒有極力阻止李安的參觀,畢竟,都是快要被淘汰的產業了,保密的必要性實在是沒有。

    “李侍郎可有辦法,讓莎草紙有一條生路?”

    奧斯曼部下,擦了擦額頭的汗珠,開口問道。

    李安想了一下,搖頭道:“難啊!實在是太難了,這種紙莎草與大唐的紙張,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制造的過程太累人了,成本根本就沒有降低,看看本官都累成什么樣了,額頭上全是汗珠,你們知道嗎?我們大唐的紙張都是把樹干和草浸泡絞碎,然后用紗布一抄就行了,比你們的莎草紙方便太多了,不但制造的成本低廉,而且,還非常的好用。”

    很顯然,李安也沒有什么辦法挽救,這種瀕臨被淘汰的產業,畢竟,最終決定莎草紙能否生存下去的,是廣大的購買者,只要沒人愿意購買,這種產業就只能被無情的淘汰。

    “李侍郎,那我們是否可以購買大唐紙張的生產專利呢?我們愿意給錢,生產的越多,給錢越多。”

    奧斯曼的部下,開口說道。

    李安想了一下,開口道:“這個,我是做不了主的,必須有人賣才可以,不過,大唐紙張也沒有多大的難度,你們自己慢慢研究,說不定也能搞出來,就看你們自己的本事嘍!”

    剛才,李安已經把大唐紙張的生產過程,告訴奧斯曼的部下了,只是具體如何操作卻沒有詳細的告知,如此,就需要他們自己慢慢實驗了,能搞出來就是他們的運氣,若是搞不出來,那就是他們太笨了,就怪不得別人了。

    而李安其實還掌握著更加先進的機器造紙技術,這比大唐傳統的造紙技術先進太多了,產量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而這項機器造紙的產業,李安并不打算交給任何人,他要把這個產業留給自己,如此,日后就能掙更多的錢財了。

    盡管李安并不算貪財,但對于比較重要的產業,李安還是愿意留給自己,好的東西當然要留給自己了,怎么可以送給別人呢?

    奧斯曼的部下,又不能強行索要大唐的造紙術,只能非常無奈的搖頭嘆氣,也許用不了多久,莎草紙工坊就要被迫關閉了,而如此一來,就會有大量的工匠失業,這對于大唐建設運河來說,算是一個好事情,而對于奧斯曼集團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奧斯曼要失去一個很重要的財源了,這將限制埃及的發展,甚至,還會影響到埃及官員的工資。

    不過,對于這種情況,奧斯曼的部下們都毫無辦法,因為他們沒有誰能拿出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只能非常無奈的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

    李安覺得奧斯曼的部下挺可憐的,但即便如此,李安也不會把大唐的造紙術告訴他們,畢竟,這是大唐獨有的技術,是不可以外傳的,否則,一旦讓外國人掌握了這個技術,將會給大唐帝國帶來重大的損失。

    當然,李安已經發明造紙機器了,效率是傳統造紙術的幾十倍,所以,即便埃及的官員自己搗鼓出大唐的造紙術,也不能對李安造出多大的影響,但為了大唐更多商人的利益,李安還是不能泄露技術,李安的目標,是要讓大唐帝國永遠繁榮昌盛,永遠站在世界人民的肩膀上,把所有民族都踩在腳底下。

    在離開造紙工坊之后,李安帶來一大幫子人,去了旁邊的小鎮,其實就是一個人口不多的集市,總人口估計在兩千人左右,但來往的商人比較多,有好幾百人,其實,若是算上小鎮的商人,那就有上千人了,因為這個小鎮的軍民,幾乎全都是農民加商人。

    所謂的農民加商人,指的是這個小鎮的居民全都有土地,而且是林地,上面種植了很多果樹,農民以種植果樹維持生活,但在果樹成熟之后,這些農戶不但要非常辛苦的把果樹的果實給收獲,而且,還要推到集市上販賣,以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所以,這些農民也可以稱作商人,而且,很多大家庭是互相分工的,部分家庭成員負責收集果實,另外一部分則專門負責販賣,這樣效果才最高。

    而販賣農產品的地點是固定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集市,所有需要販賣農產品的商人,都會選擇到集市上購買自己需要的產品,如此,集市就會變得越來越熱鬧,從而形成了一個繁榮的小鎮。

    這個小鎮的集市上,人員往來是比較頻繁的,但總的人數也就在幾百人,一千人的規模都不到,算是一個很標準的小鎮。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淀区| 祁连县| 峨山| 枣强县| 柳州市| 永寿县| 旬邑县| 南乐县| 扶余县| 公安县| 徐汇区| 宜都市| 锦州市| 平罗县| 沙坪坝区| 正阳县| 曲沃县| 荔波县| 灵台县| 三河市| 平和县| 仁怀市| 白朗县| 即墨市| 桑日县| 苗栗县| 繁昌县| 大新县| 长沙市| 修水县| 昔阳县| 大港区| 黔南| 绥滨县| 新绛县| 莎车县| 阳山县| 汝南县| 洱源县| 乡宁县|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