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反射-《盛唐不遺憾》
第(1/3)頁
光線的反射是一種非常簡單和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是利用某種媒介改變光的傳播方向的現(xiàn)象,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其中,尤其是鏡面發(fā)射的光線最為強烈,淺色物體的發(fā)射比較厲害,而暗色物體反射的光線就非常的弱了。
所以,若要進行光線的反射,就要選取能夠反射光線的物質,尤其是優(yōu)良的物質,白墻,鏡子,淺色木板都是非常不錯的反射工具。
其實,在很久之前,人類就已經(jīng)開始學會利用光線的反射了,比如著名的映雪讀書,說的是西晉學子孫康,因為家里貧寒,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而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窗戶的光線很亮,起來一看,是外面下雪了,如此,孫康便拿起書本,跑到雪地里去看書,大雪反射的光線足以照亮書本,讓孫康能夠順利的看到書中的內容,這便是一個很好的利用光線反射的實用例子。
當然,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明朝文人歸有光的項脊軒志,其中有一句是日影反照,室始洞然,說的就是太陽光被北面墻壁反射,讓整個屋子里有了很明亮的感覺,也是一個利用反射增加光線的例子。
利用鏡子發(fā)射的效果是最佳的,但邁亞城內并沒有多少鏡子,最多也就是一些小型的梳妝鏡,這還是富裕人家從商人手里購買來的,而商人也是從大唐進貨的,這個東西只有大唐才有。
也就是說,從城內收集鏡子是不現(xiàn)實的,如此小型的鏡子并沒有什么效果,所以,必須選用別的物品。
淺色的木板倒是個不錯的選擇,若是在上面涂抹白色的石灰,效果就更加好了。
大唐小將先是解釋了一下,然后,就找到了一個用于防御的木盾牌,將其傾斜著放在一個火盆的側上方,很快,火盆底部的空間就變得明亮許多了。
“這個還是小盾牌,若是用大一些的木板,發(fā)射更大的火盆,照亮城下是不成問題的。”
大唐小將開口說道。
阿爾提克看到地面變得更加的明亮,頓時覺得可行,于是按照大唐小將的設計,讓人立即制造反射面板。
這些反射木板非常簡單,就是很普通的面板,上面涂抹白色的石灰,在面板的正中央有一個大洞,這個是用來散煙和防火的,因為反射源是火盆而不是燈光,若是不設計一個大洞,火盆燃燒的黑煙就會把木板給熏黑,甚至把木板給燒毀,所以,必須在中間留個大洞,反正少了這個大洞對反射光線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影響。
因為需要制造盾牌等防御武器,所以,在城內的中央是有很多半成品的木板的,這些木板可以迅速用來制造發(fā)射木板,幾乎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把木板給制造出來,或許后天亮之前還能用得上也說不定。
先行造好的木板被運到北門城墻上,這些木板除了一個大洞之外,還有兩根木棍支撐,是比女墻還要高許多的木棍,畢竟,木板是很大的,若是太小了,就發(fā)射不了多少光線了。
這些木板就這么被架在主城墻上,在圓形洞口的位置則放置一個火盆,火盆內是劇烈燃燒的木炭。
當這一切設置好之后,火盆下面的城墻首先被照的很亮,往外一看,整個甕城內很大的一塊區(qū)域都被照亮了,將木板移開之后,甕城內又暗了起來,如此多次對比,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這樣的設備的確有很大的效果,確實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
甕城是外凸的結構,所以,甕城的城門樓一側,還有兩個側面都是敵軍進攻的重點,先期制造好的木板都被放在了甕城城墻上,用來照亮周邊的壕溝,讓躲藏起來的呼羅珊弓箭手無法隱藏。
當這些木板部署到位之后,城外的壕溝一下子就亮了起來,原本躲藏起來的呼羅珊弓箭手一下子就暴露了,尤其是他們身上佩戴的匕首等鐵質器物反射出了光線,讓他們輕易的就暴露了位置。
城外呼羅珊弓箭手暴露位置,城內的弓箭手當然不會客氣了,他們開始利用手中的弓弩進行攻擊,大力殺傷呼羅珊弓箭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寿县|
自贡市|
古浪县|
岐山县|
乐都县|
崇州市|
芜湖县|
盐边县|
义乌市|
鹤庆县|
奉新县|
紫云|
苍溪县|
镇巴县|
隆子县|
广安市|
砀山县|
嘉黎县|
六安市|
廉江市|
香河县|
永德县|
娄烦县|
东至县|
三明市|
广汉市|
青海省|
手机|
兴仁县|
文山县|
平塘县|
祁连县|
都兰县|
汉阴县|
筠连县|
万宁市|
双柏县|
龙陵县|
汝城县|
芜湖市|
敦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