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離港-《盛唐不遺憾》
第(1/3)頁
安竺城的人口變得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有幾百上千的新增人口,你可別以為這些新增人口,都是剛出生的小嬰兒,才不是呢?他們全都是來自各地的商人,工匠等等外來人口,他們是看中了安竺城日后的潛力,所以,提前過來站穩腳跟了,準備日后大展宏圖。
人多了之后,各種配套設施都必須跟上,房屋建設的進度一直在加快,臨時帳篷也增加了不少,在房屋增加不足的時候,外來人口可以居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將就一下。
除了這些,城外還有部分當地村民,用木頭搭建簡易的房屋,出租給沒有房屋居住的外來人口,部分商船的船主也看到了商機,把自己的商船進行了改造,增加了很多房間,從而可以出租給很多人,掙取可觀的房租。
而人多了之后,對醫藥等各種設施的需求也會跟著上來,藥房增加了好幾個,驛站也出現了,私塾也不知不覺的出現了。
也就是大商人為自己的孩子請了西席先生,部分小商人家的孩子也跟著過來湊熱鬧,當然,這是要分擔學費的,對于教書的西席先生來說,教幾個孩子是教,多教幾個孩子也是一樣的教,而且,有了比較和競爭之后,教書的效果更好。
當然,私塾的學生也不能太多,三五個的效果是挺好的,若是幾十個,那樣的話,西席先生就要忙不過來了,教學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大班制也是后世學生和家長非常討厭的,一個班級動輒近百人的數量,這讓負責講課的老師都認不全自己的學生,而且,人太多會給學生營造一種安全感,覺得自己只是幾十分之一的學生,就算不聽課和淘氣,也應該不那么容易發現,看到別的學生調皮了,自己也會跟著調皮,從而會導致課堂紀律變得很差。
一旦一個大班有好多孩子調皮,老師想管都管不了,因為太多的熊孩子,根本就管不過來,批評了左邊的孩子,右邊的又開始調皮了。
熊孩子都是調皮和好動的,讓他們老老實實的聽課,本身就違反了他們的天性,而若是不通過教育,一個人就不會有什么才能,所以,教育也是必須的,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用強迫和循循善誘的手段,讓孩子們主動的去學習,從而獲得一定的知識。
可先生的精力也是很有限的,若是學子太多,先生肯定是照顧不過來的,如此,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請私塾的大商人,不會讓太多的同齡人跟自己的孩子一塊讀書,尤其是品行不好的人,就更不會允許了,以免將自己的孩子給帶壞了,西席先生也會有自己的要求,比如不會同意教太多的學子,不會同意教品行不良的孩子。
有好多人的孩子,因為太調皮了,西席先生剛來幾天就受不了了,一分錢不要的就告辭離開,根本沒有太多的耐心對熊孩子進行教育。
好多熊孩子會跟別人吹牛,自己曾經打跑幾個西席先生,讓多少西席先生下不來臺,吹起牛來那是唾沫橫飛。
所以,一般的私塾都只有四五個學子,外加幾個陪讀的小子,負責為主子磨墨和陪同主人學習。
陪讀這個工作還是比較舒坦的,沒有什么重活需要干,只需要伺候主人學習就可以了,順便還能正大光明的偷聽西席先生講課,增加自己的知識,有很多陪讀小子悟性比主人還好,主人學習學的一塌糊涂,陪讀的說不定能考取功名,這種情況都是有的。
就目前來看,安竺城已經有十幾家私塾了,正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學子有六七十人,不過,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這只能滿足少數孩子學習,大部分的孩子都無法學習文化知識,否則,李安視察的時候,也不會看到十幾個到了學齡的孩子,跑到小涵洞下面去捉魚了。
若要滿足眾多孩童入學的要求,就必須要建設大的學堂,能夠容納幾千幾萬人的學堂,而這樣的學堂,只有大唐朝廷才能建設,普通商人缺乏財力和經驗。
暫時各項工作都比較緊張,建設學堂的工作只能暫且往后拖延,反正這個時代的學習壓力也不是很大,晚學幾年也不礙事。
就在快要離開安竺城的日子,李安相繼的又收到了好多好消息,首先,最大的好消息,是北方三十里外發現了一個超大的鐵礦,鐵礦石的質量非常的高,只要進行開采,產量將足以支持安竺城的建設,甚至,還有多余的鋼鐵可以用于鑄造鐵軌和工農業用具。
聽到發現大型鐵礦的消息,李安自然是十分高興的,這樣一來,安竺城周邊的主要資源就都齊了,建設安竺城就沒有了后顧之憂,甚至,在這些資源產量增加之后,還可以支援周邊城池的建設,成為建筑資源的供應基地。
當然,有些資源是必須要就近獲得的,從遠處獲得的成本就太高了,而且,像沙子和碎石頭這種建筑材料,一般情況下,很多地方都有的,而石灰礦和鐵礦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這才是最重要的礦產資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开鲁县|
大冶市|
陇川县|
黔江区|
娄底市|
玉门市|
松潘县|
乌兰浩特市|
全椒县|
共和县|
怀来县|
鄂托克旗|
广灵县|
延边|
综艺|
平乡县|
科技|
武威市|
科技|
乐昌市|
营山县|
新田县|
遵义市|
平果县|
镇巴县|
中宁县|
勐海县|
新化县|
阳西县|
富宁县|
浪卡子县|
台中市|
阿勒泰市|
合肥市|
静安区|
左权县|
台东县|
潮安县|
浦江县|
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