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盾構(gòu)機-《盛唐不遺憾》
第(3/3)頁
李安的腳下就是門洞,而且是兩個門洞,這兩個門洞相距不遠(yuǎn),每一個門洞的寬度僅比火車的寬度多兩步的樣子,高度比火車頂部要高一個人的高度,以確保火車通行的絕對安全。
之所以選擇建造兩個相對較小的門洞,而不建造一個兩倍大的大門洞,自然是考慮到安全因素了。
在城墻上開個洞,本身就會降低城墻的防御力,若是兩個車道都放在一個門洞內(nèi),則門洞就顯得太寬了,頂部的拱形也會很寬,支撐城墻上方磚土的力度就會降低,時間久了,在應(yīng)力的作用下,很有可能會發(fā)生坍塌的事故,而兩個小門洞就不一樣了,因為相對較窄,拱形結(jié)構(gòu)的支撐力更大,更不容易出現(xiàn)坍塌的事故,工程量也相對較小。
另外,萬一門洞被敵人攻占,一個大的門洞更加有利于敵人重型裝備的進(jìn)入,而兩個小門洞的效果就差很多了,也更加容易被堵住。
所以,不論從什么方面去考慮,建設(shè)兩個相對獨立的門洞,總比建設(shè)一個單獨的門洞要好。
后世的火車也是遵循這個原則,在遇到山體的時候,挖的隧道都是只能供火車單個通過,往返的火車要走不通的隧道,有時候兩個隧道的距離還比較遠(yuǎn),相差幾公里都是正常的。
這是因為寬度若要增加一倍的話,那么高度也要相應(yīng)的增加一倍,如此,才能保證頭頂?shù)陌雸A有足夠的幅度,能夠分解應(yīng)力,保護隧道不會坍塌,可寬度和高度都增加一倍的話,截面積就增加四倍了,也就是說,挖掘隧道的土石方要增加四倍,如此一來,工程量比單獨挖兩個小隧道要高出一倍,傻子才會選擇挖掘一個大的呢?
還有一點就是后世挖掘隧道用的是現(xiàn)今的盾構(gòu)機,也就是一個圓柱體的機器,機器的頭部裝有好多堅硬的刀片,可以一邊行進(jìn)一邊挖掘隧道,效率比人工挖掘要高很多很多,但建造大型盾構(gòu)機是非常不容易的,技術(shù)要求很高,造一個能挖出單火車道的盾構(gòu)機就夠難的了,若要造一個直徑雙倍的盾構(gòu)機,難度又要增加好多倍,成本等各方面都會增加,所以是不可取的。
以大唐帝國目前的技術(shù)水平,想要造出盾構(gòu)機是不可能的,開挖隧道還是需要人力,可不論是使用人力,還是使用機器,都是土石方越少越好,使用人力挖隧道,也要挖兩個單獨的小隧道。
門洞的旁邊就有一個小樓梯,李安與麾下文武官員從樓梯走下去,來到了門洞的旁邊。
因為鐵柵欄是鎖上的,所以,任何人都不能通過門洞進(jìn)出城池,不過,鐵柵欄的防御力畢竟非常的有限,所以,內(nèi)外兩個地方都有鐵柵欄,另外,城內(nèi)靠近門洞的一側(cè)還建有一個二層小樓,里面足以駐扎三五十人,日后,這里開通之后,這里自然是需要日夜守護的,門洞在城內(nèi)城外都要有守衛(wèi),城墻上方也要有守衛(wèi),從而確保安全,至少要防止有人進(jìn)入門洞內(nèi),造成一定的危險。
門洞最多一兩年就會隨著鐵軌的通車而啟用,到時候鐵柵欄就會被拆除,門洞附近就會車來車往,作為交通樞紐,日后,通過這個門洞的火車一定非常的多,而且,也會非常的頻繁。
在兩個門洞附近逗留了好一陣時間,李安與麾下文武官員并沒有急著返回城門,而是沿著內(nèi)城墻,一路向南行走,他們要繞著城墻走一圈,將整個城墻都給視察一遍。
不過,考慮到城墻一周的距離實在有些太遠(yuǎn)了,而官員的年紀(jì)也有比較大的,所以,自然不能一直徒步行走了,騎馬成了很不錯的選擇,騎在馬背上一路緩緩而行,這樣效果就很好。
因為附近有河流通過安竺城流入大海,所以,安竺城的城內(nèi)是有河流的,而河流在進(jìn)入安竺城的時候,是必須有通道的,城墻會擋住水流,所以,在有河流通過的位置,就要建設(shè)一個拱形的涵洞,為了保證城墻的堅固程度,大一點的河流被建了三個涵洞,每一個涵洞都不是很大,涵洞中間有鐵柵欄和木柵欄,以阻止人和動物進(jìn)出城池。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山县|
荃湾区|
陆良县|
厦门市|
肥乡县|
康乐县|
胶南市|
延庆县|
安溪县|
始兴县|
隆子县|
乌拉特中旗|
云龙县|
寻甸|
浦江县|
将乐县|
克拉玛依市|
中卫市|
平遥县|
雅江县|
东城区|
瑞安市|
滨海县|
亚东县|
齐齐哈尔市|
铅山县|
邯郸县|
崇阳县|
华阴市|
怀来县|
普格县|
韩城市|
咸阳市|
略阳县|
阜康市|
蕉岭县|
吉首市|
革吉县|
汕尾市|
九龙城区|
桑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