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頒獎-《盛唐不遺憾》
第(3/3)頁
在大唐建立之前的很長時間內,華夏大地處在了極為混亂的五胡亂華時代,這個時代是整個中華民族最為黑暗的時代,代表中華正統的大漢民族幾乎被屠戮殆盡,老百姓的日子非常艱難。
正是由于這個緣故,所以,后日在總結的適合,才會得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點,其實也是一種帶有歧視性的觀點。
每當外族作亂了,就給外族扣上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帽子,而自己民族內部出了叛徒,則又怎么說呢?難道有異心的全都是異族嗎?自己民族也會出現叛徒的,是否叛亂與是否是異族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只是由于一般人都會偏向自己人,而討厭與自己關系不近的人,比如覺得自己的親屬值得信任,而外姓則不可靠。
而最終的事實卻并非如此,外姓叛主者大有人在,比如司馬家族,篡了曹家的江山,南朝這樣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而自己人骨肉相殘的更多,玄武門之變,叔叔奪了侄兒的江山的就更多了。
總之,是否可靠與血緣親疏并沒有太大的關系,有沒有外心,與是不是本民族的也沒有必然的關系。
但歷史上,確實出現很多異族反叛,將華夏民族屠戮眾多的例子,但這很大程度上都與野心和利益有關,華夏本民族內部的互相屠戮還少嗎?
另外,在后世的幾十個民族,還不是都成一家人了,也沒見誰有異心,這也是因為利益的關系。
國家對這些民族好,優待這些民族,讓他們有飯吃,有衣服穿,能過上比較好的日子,他們自然是會支持政府的,很多異族之所以有機會反叛,那是因為華夏內部出了問題,讓這些異族的部分野心家有了作亂的機會。
只要華夏帝國不亂,異族是永遠沒有機會作亂的,就算發起作亂,也沒有成功的可能。
后趙皇帝石勒,原本只是一個異族的奴隸,他也想安安分分的做一輩子的奴隸,可是老天不給他這樣的機會,最終,他不得不反抗,并最終成了一個皇帝。
是司馬家族的八王之亂,給這些異族的人機會了,倘若司馬家族的皇帝是個有能力的人,而不是一個傻子,則就不會出現這么大的動蕩,異族的小嘍啰自然也就沒有造反的機會,華夏大地也就不會掀起一場浩劫。
也就是說,只要大唐帝國不出現大的動亂,當地的官員能很好的處理各種事物,則安獅郡就不會有多大的問題,就算人口增加很多倍,也永遠都不會是大唐帝國的威脅,因為他們將成為大唐的子民。
這也是李安為什么要花費巨大代價,投入到教育行業的原因,不能小看這三百名學童,他們是種子,日后大學堂還會擴招,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種子,而這些孩子成年之后,因為他們學習了大量大唐的歷史文化知識,他們會不自覺的認為自己是大唐的一分子,從而忠心大唐。
就比如鮮卑這個民族,是五胡亂華的其中一支,但是鮮卑民族非常欣賞大漢民族的文化,并非常努力的進行學習。
如此一來,鮮卑民族漸漸的就把自己當成是漢人了,并把其它不好好學習漢文化的少數民族視為丑虜,這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就是文化的魅力。
一個優秀的文明是具有征服性的,會在不知不覺中反噬侵犯他的文明,讓侵略者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反噬的犧牲品,鮮卑入主中原,在武力上戰勝了華夏民族,但很快,他們就把自己當成華夏民族了,完全忘記自己的祖先是誰了。
華夏雖然暫時輸了,但文明的強大力量,讓鮮卑完全融入了,自此,鮮卑各族成了華夏民族的一部分了,鮮卑民族徹底從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了,消失的無影無蹤,后世的身份證上,根本就找不到鮮卑這個民族,所有鮮卑姓氏的人,都成了漢民族了。
當然,李安沒有那么多的閑工夫,將自己的認識解釋給這些官員聽,他還需要命令這些官員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足夠了。
另外,雖然當地的人口會在經濟條件好轉之后,出現較大的增長,但大唐的人口也是會增長的,只要這里有足夠的利益,在本土混不下去的很多百姓,就會被迫選擇到這里來生存,從而壯大安獅郡的大唐人口,最終讓這個海外領地內有大量的大漢人口,進一步鞏固大唐在當地的占有。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化县|
许昌县|
廊坊市|
斗六市|
玛沁县|
延寿县|
吕梁市|
台南县|
通河县|
中宁县|
淮北市|
蓬溪县|
密云县|
周至县|
通城县|
云林县|
井陉县|
土默特右旗|
江口县|
贵港市|
建阳市|
新河县|
友谊县|
淳安县|
界首市|
会昌县|
星子县|
平南县|
新蔡县|
阳朔县|
宣恩县|
朝阳县|
肇州县|
延边|
屏山县|
正定县|
汽车|
尼木县|
大竹县|
辽阳县|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