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兔子-《盛唐不遺憾》
第(1/3)頁
這一塊試驗田的面積雖然不算很大,但好在地形還算平整,幾乎沒有絲毫的地形起伏,一看就是很久之前泥沙沖擊出來的沙洲演化而來的。
滄海桑田,當年的大河應該是該道了,現在這里只有一條小河,李安以及讓人開挖灌溉渠,引用的就是小河里的水源。
這些溝渠橫平豎直,將這一塊不大的土地,均勻的分割成十六個小方塊,每一個小方塊是六畝地,十六個方塊就是九十六畝地,還差一點就到一百畝了。
六畝地之間分割用的是田埂,田埂的寬度很小,只能容納一個人正常的行走,若是兩個人相遇,就要互相讓一下了。
另外,灌溉溝渠與小路是平行布置的,每一條灌溉溝渠的身側就是一條小路,這條小路可供兩匹馬并行,正常的農業車輛是可以順利通行的,這也是為了日后收割的時候能夠方便的運輸農產品。
大唐將士很多,但李安搞這個試驗田的目的,是為了給當地百姓看的,所以,開挖溝渠和鋪路,這些瑣碎的工作,全都讓當地的百姓來干,當然,他們也不是白干的,所有過來干活的人,都能獲得一定額度的工錢,同時,還能在工地飽餐一頓,怎么算都不會虧。
對于富裕一些的當地百姓,這個工作可能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對于那些非常貧窮的當地百姓來說,這就是一個非常值得干的工作了。
隨著第一批百姓領導工錢,大唐的信譽就獲得了認可,很快就有很多來自不同地方的百姓,過來幫忙干活。
當然,太遠的百姓就不會過來了,都是附近幾十里的百姓,他們閑著也是閑著,既然有好吃的,還有工錢,干什么不來。
在開挖溝渠的時候,他們就發現大唐的挖地工具,比他們的先進很多,挖起泥土來非常的省力,設定的路線也非常合理,指揮的大唐官員也很有講究,沒有人能有機會躲懶。
溝渠挖好之后,自然是要耕地和種植了,因為田地的畝數比較多,所以,可以種植多種不同的作物。
李安的打算很簡單,既然有九十六畝地,那就種植九十六種作物,以實驗這里的氣候到底適合哪種作物的生長。
種地之前需要耕地,只要把土地耕好了,種地才能獲得比較高的產量,若是耕地這一環節做的不夠好,那么,產量就要比預計的低很多了。
當地的百姓也有一些是農民,但他們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耕地,種地用的都是非常蹩腳的工具在地面上挖個坑,胡亂撒點種子就完事兒了,也難怪土地的產量跟不上,從而導致沒有多少人愿意做農民。
至于他們手中有牛馬的,也大多用來托運貨物,而不是用來耕地,況且,牛馬的蹄子是不能耕地的,他們沒有發明犁,有了牛馬也不能使用。
而大唐帶來的犁,而且,還是李安率先開發的曲轅犁,一種只需要一頭牛就可以輕松犁地的先進耕犁。
操作曲轅犁并不是很困難,即便缺乏種地基因的當地百姓,也能在一天之內學會如何使用曲轅犁,并很好的將九十六畝田地都給翻了一遍。
當地的農作物有很多種,大唐帶來的種子就更多了,還有很多來自美洲和澳洲的種子,這些都可以在當地進行種植試驗,先看能不能發芽成活,然后再看產量和抗病能力如何。
紅薯,玉米,土豆,高粱,小麥,大米,山藥,花生,番茄,辣椒等等作物全部要種種植,一樣都不能放過。
其中,有的作物是可以直接撒種子種植的,比如小麥之類的,但也有一些作物是不能如此種植的,需要定植,比如玉米類的。
直接撒種子的好辦,直接用耬車播種就可以了,而定植的作物則先在一畝地的拐角種下作物,待發芽長大了之后,再進行移植栽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类乌齐县|
哈尔滨市|
哈密市|
和田县|
大港区|
雷山县|
赤水市|
县级市|
古丈县|
巴塘县|
邹平县|
天祝|
石门县|
秦皇岛市|
开阳县|
交城县|
永川市|
瓦房店市|
广昌县|
边坝县|
建平县|
德兴市|
金乡县|
石景山区|
信宜市|
百色市|
永昌县|
华坪县|
黔江区|
郸城县|
内黄县|
建阳市|
抚顺市|
塘沽区|
莎车县|
米脂县|
平安县|
古浪县|
宜州市|
永仁县|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