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港口建設-《盛唐不遺憾》
第(1/3)頁
塔納爾海港經過獅子國多年的經營,規模已經算是比較大的了,同時停靠幾百艘商船是毫無問題的,不過,考慮到日后商業貿易的更加繁榮,這點容納量還是顯得有些少了,至少應該增加十倍,達到能夠同時停靠幾千艘商船的規模。
擴建工作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若是順利的話,三五年就可以了,而一旦得不到大型疏浚船的支援,則拖延二十余年也不是不可能,不過,只要能掙到錢,擴建工作是一定會加速的。
此時的塔納爾海港有兩個彼此互不干擾的港池,就像兩個露小豁口的方形大池子,一個是民用的,另外一個較小一些的是軍用港池,軍用港池的設施與民用港池的設施完全不同。
軍用港池靠近岸邊的淺水之中,設置了三個高大的箭塔,這三個箭塔的最高處距離水面最少有三四丈高,分為上下三層,每層都足以駐守十幾名弓箭手,另外還有固定式的大威力巨弩,最頂層的平臺上,還有一臺投石機,防守的武力也算得上是比較強大了,只是面對一般的攻擊還行,抵擋大唐是完全沒有絲毫作用的。
三個大型箭塔的守衛兵力,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二百人,這些設施并沒有被拆除,被很好的保存了下來,而且,還要進行修繕和加強,因為對于一般的防衛來說,這三個箭塔確實非常的實用,值得保留。
水中的三個箭塔是前哨守衛,在后面幾百步外的港口陸地上,遍布著大小不同的七個箭塔,有三個大型的箭塔比水中的還要大許多,另外幾個稍微小一些。
整個港口的箭塔總數加起來有十個之多,這還不算只能容納兩三個人的瞭望塔,這些瞭望塔也是可以作為箭塔使用的,只是面積太小了,只有一層,攻擊的威力很小罷了。
十個箭塔最多可以容納六百人,形成港口的高空打擊力量,確保港口的安全,而在港口的一處位置還建設了幾排的營房,有的是一層的房子,也有的是兩層的樓房,這些房子都是供防守十倍居住的,這樣的一個營地最多可以容納兩三千的兵馬,只要十倍全部駐滿,防守力量還是很可觀的。
營房的一側是糧庫,里面還剩下不少的糧食,這些都是駐守士兵的食物來源,從來就沒有空過,只要有糧食,士兵的士氣就能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訓練的場所在營房的外面,有射箭場,訓練場,還有一個小型跑馬場,算得上是應有盡有了。
這個小型的軍港內還有一個不太大的修船場,可以對受損的艦只進行一定程度的修繕,讓戰艦能夠重新投入戰斗。
軍港的吃水僅有四五米的樣子,算不上深水港,后世的很多大船都是難以入港的,不過,此時的船只普遍較小,就連大唐的蒸汽炮船的吃水都沒有這么大,所以,都是可以在里面停靠的。
對于這樣一個非常不錯的軍港,李安覺得必須要保留,而且,還要持續投入資金進行修繕和建設,將整個軍港打造成大唐在次大陸一帶的模范軍港,從而震懾周邊,保障大唐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通。
較大一些的民用海港,設施比軍用港口要多得多,因為是民用海港,所以,防御設施少的可憐,港口的淺水區域,只有兩個瞭望塔,具有燈塔的作用,上面有一個遮雨的小棚子,下面的單層平臺只有長款各三步,中間可以放一個懸掛的火盆,這樣,夜間進入海港的船只就不會走錯路了,另外,平臺上還可以站立三兩個弓箭手,負責監視海港內部的船只,一旦發現危險,會立即給后面的上級發信號,必要的時候,可以請求對面軍港的幫助。
岸邊的防御設施也是很少的,只有幾座與水中差不多的瞭望塔,可以提供最低級別的防衛需求,用來防備小偷和盜賊,倒也完全夠用了,其最主要的作用是監視,監視海港的一舉一動。
由于民用海港的面積比較大,所以,在一側的淺水區域聚集了很多漁船,這些漁船并排的靠在一起,顯得非常的擁擠。
為了方便漁船的進出,在淺水區還搭建了可供人行走的懸空木架小路,這樣,漁民朋友們就可以方便的進出自己的漁船了。
在靠近漁船的岸邊,建設了不少漁人小屋,這些小屋都是單層的,里面放的都是漁民需要使用的漁網等物品,也包括一些晾曬的魚干。
一般情況下,男人負責出海打漁,打回來漁獲之后,由女人負責清洗和晾曬,這樣分工合作,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加的美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东乡族自治县|
屯昌县|
平南县|
新邵县|
滁州市|
孙吴县|
波密县|
潢川县|
化隆|
雷波县|
乌海市|
上饶市|
石林|
沐川县|
肃宁县|
界首市|
海南省|
积石山|
连云港市|
克拉玛依市|
鄱阳县|
延长县|
太仆寺旗|
安仁县|
青河县|
安吉县|
神池县|
宿松县|
松滋市|
内黄县|
洞口县|
灵山县|
青川县|
五华县|
青神县|
龙门县|
西华县|
灵璧县|
余姚市|
二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