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參觀工坊-《盛唐不遺憾》
第(2/3)頁
李安好心的提醒。
“李侍郎說的是,待榨的棕櫚籽是最怕雨水的,不過,今天天氣很好,可以曬一曬的,若是突然下雨,也是不怕的,我們準備了擋雨板,直接蓋上就好了?!?
主管忙解釋道。
李安抬眼一看,還真是這么回事,他剛才還納悶呢,空地上怎么有這么多的木柱,原來這些木柱是支撐,只要將木板蓋在上面,就成了可以擋雨的棚子了,現在因為陽光很好的緣故,所以,他們將頂部的木板給拆了,讓陽光可以肆意的照射進來,以將這些從當地購買的棕櫚籽曬得更有利于加工。
李安隨手抓起一把棕櫚籽,感覺已經很干燥了,完全符合榨油的要求,但正在暴曬的棕櫚籽并不全都是干的,還有很多濕的,要暴曬很久才能榨油。
“這些棕櫚籽,都是你們這些人自己采集的嗎?”
李安開口問道。
主管搖頭道:“這怎么可能,我們這里只有一百人,這么多的棕櫚籽,人力遠遠不夠的,都是從附近百姓的手里購買的,根據成色和干濕,給出不同的價格,近一些的地方,都是我們派人去挨家挨戶的收購,遠一些的地方則有小販去收購,然后賣給我們?!?
李安聞言,看向羅越國國王,笑道:“國王殿下,張霸天這可是幫了你的大忙了,他搞了這個棕櫚油加工工坊,讓你整個羅越國的百姓都有掙錢的門路了,這一個好處,你剛才可沒有說啊!”
羅越國國王笑道:“李侍郎,這個事情,小王還真不太清楚,小王這也是第一次過來,沒想到他們榨油的原材料都是從當地百姓的手中購買的,這樣空閑無事的老百姓就有事情做了。”
李安說道:“羅越國的資源并不貧瘠,這么多的樹木和土地,都是有用的資源,另外,或許還有很多資源沒被發現呢?只要認真尋找,總能發現許多值錢的資源的,日后我大唐還會有更多的商人來此投資的,到時候你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過的。”
“哎呀!那可真是好事??!小王現在是非常的期待啊!希望就像李侍郎說的,讓海商絲綢之路變成大唐與諸國共同致富之路?!?
羅越國國王也憧憬了起來。
進入榨油作坊,李安看到一大群人在忙著榨油,由于張霸天并沒有接觸到最先進的榨油技術,所以,還在利用古法榨油的方法,不過盡管如此,他所采用的方法也比羅越國百姓所采用的方法好很多,成本也更加的低廉,否則,當地百姓為何不選擇自己榨油賣,而直接將沒加工的棕櫚籽賣個他呢?
由于棕櫚油的味道非常的淡,所以,幾乎聞不到多少味道,只能看到黃橙橙的透亮液體出現在白色的陶瓷罐子之中。
這些榨出來的棕櫚油,除了極少數要進入羅越國的市場之外,大部分都要打包裝船,運往大唐的廣州,然后由大唐的廣州分銷全國各地。
其實,棕櫚油的味道并不怎么樣,不太符合大唐百姓的飲食習慣,比起大豆油來說真的是差遠了。
但棕櫚油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價格相對比較便宜,大豆需要農民辛辛苦苦的種植,非常的耗費人力和土地,而棕櫚籽則是南洋天然大樹上長的,當地百姓根本不需要去照顧棕櫚樹,只需要在其成熟的時候采集種子就可以了,而且,南洋一帶的勞動力比較廉價,這就進一步增加了棕櫚油低廉的價格,讓棕櫚油具備競爭的優勢。
普通的大唐窮苦百姓,能吃上油炒的菜肴就不錯了,購買價格低廉的棕櫚油是個不錯的選擇,另外,很多開飯館的,也更愿意使用價格低廉的棕櫚油,能省一點就省一點唄,尤其是油炸類的小販,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油料的損耗,采用更低廉價格的棕櫚油是提高利潤的不二選擇。
“你們多久裝船一次?”
李安開口問道。
“回李侍郎,一個月裝船一次,一次大約有一萬多壇,運輸的重點站是大唐的廣州,然后,就帶著一些大唐的特產返回羅越國,中途還會經過龍牙門諸國,販賣一些特差,抵達羅越國之后,一般就只能剩下一半了?!?
主管開口說道。
李安仔細看了看新榨出的棕櫚油,感覺質量還是上乘的,滿意的點了點頭,這個工坊是大唐商人走出海外投資的第一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即便只是一個很小的小工坊,也是值得李安花時間關注的。
在整個工坊考察了一番之后,李安與羅越國國王準備離開這里,前往羅越國的王宮,這么長時間過去了,估計美餐早就準備好了,到了胡吃海喝的時間了。
“李侍郎,這是什么?”
走出工坊之后,羅越國國王看到了一輛豪華版的汽車,頓時有些驚呆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阳市|
安新县|
正定县|
红原县|
昭通市|
宝丰县|
河津市|
芒康县|
西和县|
方城县|
清河县|
丽水市|
利津县|
永平县|
凤城市|
始兴县|
花莲市|
云梦县|
哈巴河县|
红安县|
新源县|
苏尼特右旗|
棋牌|
会昌县|
浑源县|
山阴县|
建德市|
巨野县|
南陵县|
玛曲县|
芦溪县|
崇阳县|
新余市|
长春市|
资溪县|
赤城县|
祥云县|
临清市|
武夷山市|
锡林浩特市|
闽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