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看的不過癮-《盛唐不遺憾》
第(1/3)頁
李安原本定下第三期報紙印刷一萬份,但光是訂閱的用戶都超過七千了,如此,一萬份肯定還是不夠的,思考再三決定增加一倍,印刷兩萬份。
現在訂閱的用戶一般都是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富裕人家,他們擔心買不到報紙,所以,心甘情愿的多出一文錢來訂閱,而且,還能享受到上門服務。
而在整個大唐,富裕不差錢的階層肯定是少數,所以,注定了愿意多出一文錢的是少數,既然訂閱能夠高達七千份,便宜的零售肯定還要高出不少,兩萬份的總印刷量都未必夠用。
為了加快印刷速度,同一版面都刻印了好多份,這樣,可以更快的將兩萬份報紙印刷出來。
按照三秒鐘印刷一張紙計算,一分鐘最多能印刷三十張,一小時就是一千八百張,若是印刷完兩萬份,需要十一個小時,也就是五個半時辰,時間實在是太久了,會嚴重耽誤銷售的,所以,必須多準備幾份相同的蠟紙,一眾人同時開始印刷,這樣,速度就成倍的提高了。
販賣報紙的時間是上午八九點鐘,地點位于東西兩市,以及諸坊的坊門附近。
東西兩市人流量大,要多設幾個賣報點,諸坊需要的人就少了,可以讓送報人負責賣報,同樣給予報酬。
而因為訂閱的用戶多出了一文錢,所以,在販賣報紙之前,要先將訂閱用戶的報紙送入他們的家中,然后才開始販賣五文錢的報紙。
如此一來,訂閱的用戶就更加有優越感了,因為他們可以第一時間獲得新鮮出爐的報紙,比那些窮人早一些看到報紙的內容,可以好好的享受,富裕階層的優越感。
販賣報紙進行的實在是太順利了,整整兩萬份報紙,除了訂閱的七千多份,剩余的一萬三千份一天就賣完了,一份也沒有剩下。
能取得如此高的銷量,也完全在李安的預料之中,因為報紙的質量是很有保障的,各種不同的版塊,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心里需求,不大火才怪呢?
尤其是射雕第三回的推出,更是讓看報紙的百姓大呼過癮,粉絲量急劇增加,有許多讀者之所以買大唐報,完全是沖著這部李安抄襲的小說來的,也就是說,李安對大唐報銷量的貢獻是最大的,所以,李安完全有理由,給自己開出最高的稿酬,當然,可以用打廣告的方式交換,打了廣告就取消稿費了。
幾天之后,大唐報的銷量進一步增加,達到了三萬份,而且,每次都能在第一天賣完,銷量好的很。
為了進一步增加讀者,改善京城百姓的生活水平,李安決定將大唐報改為兩天一期,這樣,發行的頻率就提高了五成。
每次,大唐報只要印刷出來,最先送往的必然是皇宮和各大衙門,然后,才是普通的訂閱用戶,最后的才拿到市場上去販賣。
這些日子,由于處理朝政比較忙,李隆基只是看看前面的內容,偶爾欣賞一下詩歌,廣告很少看,至于長篇的射雕更是一次都沒有看。
這一次,處理完朝政,李隆基閑著無事,打開射雕版面看了一下,頓時被精彩的內容所吸引,竟然不能自拔。
“來人,將前幾期的報紙全部拿過來。”
李隆基看了最后更新的一回,搞不清前面幾回的內容,但從最后看的這一回,他覺得這個故事很精彩,于是,迫切讓人拿來前幾期的報紙。
從第一回開始慢慢看,李隆基一口氣看完了所有的存貨,時不時的拍案叫絕,對故事的內容大加稱贊,最后一回看了兩遍,以加深印象。
仔細一看下面的署名,居然是李安,也就是說,這射雕的故事是李安親自編寫的,是李安編的小故事。
“小高,這射雕的內容,你看了沒有?”
李隆基眼睛有些累了,站起身來,在高力士的陪同下,走出大殿,來到殿外看風景。
“大家,老奴全都看完了,看了好多遍呢?李侍郎編寫的故事還是很有意思的,很精彩。”
高力士每次都起的比李隆基早,是最先看完報紙的,畢竟,他是凈了身的太監,不需要伺候婆娘,而李隆基作為皇帝,每夜都要在楊玉環身上耕耘,體力和精力的消耗比較大,起的晚一些也是很好理解的。
“這個李侍郎,還真是個人才啊!就沒有他不會的東西,居然能把故事寫得這么好。”
李隆基頗為驚嘆,想了想,說道:“這里面的大宋,金國和蒙古部落都不曾存在,但出現的城池卻是我大唐的城池,看來這個故事的背景是李侍郎自己編的。”
“陛下,老奴一開始看的時候,也有些云里霧里,不過仔細一想便能明白,大宋代表南朝,金國為北朝,蒙古部落怕是柔然無疑了,具體的故事都是編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茂名市|
星座|
三明市|
合水县|
轮台县|
辽源市|
长兴县|
苏尼特左旗|
竹山县|
洛宁县|
时尚|
汉源县|
延长县|
临清市|
嵊泗县|
景德镇市|
塘沽区|
越西县|
翁源县|
无为县|
阳东县|
汝阳县|
洛浦县|
赣榆县|
饶平县|
阜城县|
易门县|
宁海县|
延津县|
长宁县|
应城市|
寻乌县|
烟台市|
县级市|
通河县|
吉首市|
开远市|
永清县|
南安市|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