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長江大橋-《盛唐不遺憾》
第(1/3)頁
李安的想法與李隆基是一致的,只要美洲土著文明乖乖的臣服于大唐帝國,大唐帝國完全可以善待他們,利用他們土著的人力,為大唐帝國更好的建設美洲,若這些土著選擇與大唐帝國相對抗,則必須要狠狠的對這些美洲土著進行打擊,讓他們明白與大唐帝國對抗是自取滅亡。
大唐帝國最終的目標,是要將整個美洲大陸全部拿下,將大唐的國土面積擴大數倍,獲得更多的物產和資源,這是大唐帝國的既定國策,任何人都阻擋不了。
離開皇宮之后,李安開始重新部署研發中心的研發方向,重點研發海洋船舶和鐵路系統,其它的項目全部靠后,以符合大唐帝國目前的既定政策,讓大唐帝國可以發展的更加快速。
只要肯投資,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研究是肯定會出成果的,很快,更加先進的火車頭和更先進,可靠性更高的蒸汽輪機被研發出來。
新型火車頭的功率更大,可以獲得更高的速度,實現鐵路系統的提速,而新的蒸汽輪機也更加大型化,可以提供更大的動力,并滿足建造更大噸位海洋船舶的能力。
這些新研發出來的科研項目,很快就進行了量產,而由于鐵路和船舶的需求量太大,所以,老舊的型號并沒有被淘汰,而是一直在繼續使用。
而就在科技研發的同時,從美洲帶回來的各種作物,已經進入了收獲的季節,皇帝親自帶領眾大臣,前往皇家御用田地里,親自驗證李安所說的畝產萬斤的紅薯,到底能畝產多少。
這些紅薯和玉米等作物,都是種植在溫室大棚里的,在天氣熱的時候,大棚的頂部都是完全敞開的,甚至,在日光特別強烈的時候,還要搭建遮陽棚,以減輕日光對植物的傷害。
按照李安的估算,經過最精心照料的紅薯,畝產就算達不到萬斤,也差不了多少了,總之,產量肯定遠遠高于大唐目前的其它作物,甚至十幾倍。
“陛下,這些紅薯分別經過不同的照顧,產量肯定是不同的,現在,我們先去看看紅薯,這個作物的產量是最高的。”
李安開口建議,并帶著李隆基前往種植紅薯的區域。
一走進紅薯的種植區域,抬眼看到的,全是郁郁蔥蔥的紅薯藤,看上去非常的漂亮,雖然已經到收獲的季節了,紅薯藤已經有所變老,沒有春夏季節的蔥翠,但仍舊非常不錯,至少大部分仍舊是綠色的。
皇帝與眾大臣,一邊看著這些郁郁蔥蔥的紅薯藤,一邊饒有興致的討論紅薯的畝產,有的相信李安,覺得這些紅薯肯定有畝產萬斤的產量,但也有部分大臣不這么認為,他們覺得李安說的數據有些太夸張了,畝產萬斤根本就不可能達到。
總之,各種議論都有,不同的大臣有不同的看法,誰也說服不了誰,大家都在等著看結果,只有紅薯全部收獲上來,并稱量重量,才能確定到底能畝產能達到多少。
“這些紅薯藤比剛栽種的時候多了很多,不知這下面是否真的能收獲一畝萬斤,開始吧!”
李隆基坐在一處遮陽的比較舒適的位置,開口下令,讓干活的人,立即開始收獲紅薯。
由于紅薯種了很多,而且,分為五種情況,照顧和施肥的等級不一樣,所以,要分別進行收獲,以搞清楚每一種種植條件,所能達到的產量。
而收獲的時候,當然是以產量最低的一種開始收獲了。
由于皇帝親自蒞臨現場,所以,自然不能讓皇帝久等,如此,干活的人就需要特別多才行。
朝廷的農業技術官員,調撥了一百多人,現場進行收獲紅薯的行動,這一百人分成十組,每組十人,負責一分地的面積。
人多就是力量大,一百多人分工合作,很快就將一畝地的紅薯給收獲完了,另外,為了防止遺漏,還有幾十人在田地里翻土,并時不時的發現少量的紅薯。
“陛下,應該差不多了,田地里就算還有,也沒有多少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邑县|
波密县|
潍坊市|
兴义市|
洞头县|
云霄县|
库车县|
台中县|
库车县|
柞水县|
南汇区|
社旗县|
洞口县|
高淳县|
壶关县|
平舆县|
通许县|
庐江县|
札达县|
皮山县|
通州市|
衡南县|
瑞昌市|
宁化县|
永康市|
双峰县|
通辽市|
健康|
洛川县|
汉寿县|
肇源县|
新余市|
高邑县|
清苑县|
泾川县|
上林县|
乃东县|
从江县|
日土县|
铜鼓县|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