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冬小麥-《盛唐不遺憾》
第(1/3)頁
視察工作自古以來都是最舒服最愜意的工作,作為領導階層,走馬觀花的前往下屬單位視察,既舒坦又能增長見識,還能游山玩水,下屬單位還要好吃好喝的招待著,天底下只怕沒有比這個更舒服的了。
所以,古往今來的領導,最喜歡的工作就是四處視察,美其名曰出差,其實,到底是干了什么,又有誰說得清呢?利用出差的機會游山玩水、撩撩小娘,視察視察青樓,并體驗一番,那滋味還用說。
當然,李安還是比較負責任的,雖然主要的時間都用來欣賞風景和休閑了,但至少也在所有車廂里走了一圈,算是過場了,在火車站也逛了好一會兒,并對落葉問題進行了指導,算得上很合格了。
晚飯自然全是美食,但比李安府邸的伙食,還是稍微有些遜色,吃完之后,李安帶著幾名護衛,在火車站的一處高臺上,欣賞整個火車站的夜景。
為了保證安全,在夜間的時候,火車站是有衛兵來回巡邏的,而為了能及時發現可疑之人,火車站每隔一定距離就有一個火柱,可以將附近方圓幾十步的空間照亮。
李安抽出望遠鏡,對整個洛陽火車站,進行詳細的檢查,發現了不少藏匿起來的暗哨,并對趕過來的洛陽火車站站長進行了表揚,說他明暗結合,防衛工作做的很好。
視察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第二日一早,李安乘坐火車返回長安城,并在傍晚的時候返回自己的別院。
皇帝巡幸洛陽城的前兩日,鐵路運營便宣告暫停,大部分火車,全都用來運輸軍隊,將兩萬龍武軍兵馬運往洛陽城,并立即控制洛陽城和周邊的戰略要地。
沿途的縣城和州城,也進駐了少量兵馬,以確保皇帝沿途的安全。
當然,皇帝出行的時候,還有有更多的兵馬,乘坐火車對皇帝進行護衛。
這一次,李隆基巡幸洛陽城,主要是因為鐵路系統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出行更加的方便,李隆基想要體驗一下長途坐火車的感覺,另外,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前往洛陽城巡幸了。
在執政前期,李隆基經常在長安和洛陽之間往返,在洛陽城的居住時間高達十一年,原因也非常簡單,長安城的物資供應太艱難,為了節省國力,李隆基不得不經常住在洛陽城。
這里所說的物資,主要是糧食,關中糧食難以滿足百萬人口的長安城,而大唐的糧食主產區在江南。
托大隋帝國的福,大運河從洛陽一直通往江南的杭州,還有一條通往東北一帶,所以,洛陽城可以得到東北和江南的大批物資,可謂是物資充沛,而從洛陽將這些物資運往長安卻非常困難,所要消耗的人力成本太大。
為了節省一點,李隆基就經常帶著整個朝廷,前往洛陽就食,而隨著年齡的逐步增大,李隆基的體力和精力都大不如前,對于大半個月的旅途顛簸,實在有些受不了,然后,在李林甫的勸說下,便不再前往洛陽城,在長安城一住就是很多年。
現如今,鐵軌已經全面鋪向洛陽城,有了動力充足的火車頭,只需要六個時辰就可以抵達洛陽城,而且,坐在火車里,基本感受不到顛簸,這對李隆基來說,巡幸洛陽城變得極為容易,當然,說走就走了。
這一次巡幸洛陽城,朝中的大部分官員都會隨行,李隆基更是開恩,允許官員們帶家眷隨行,以陪伴宮中的妃嬪說說話,解解悶。
李安原本也想帶著顏如玉,去洛陽城散散心的,但一想到顏如玉挺著大肚子,出行多有不便,另外,家中的女仆也要照顧顏如玉,就更不能隨行了,趙六是管家,當然,也不能離開家,如此,李安只能獨自出行,陪伴皇帝東行。
雖然當初李隆基曾說過,出行的時候,人數要控制在五千左右,但他已經下令,允許大臣們的家眷隨行,如此,人數肯定遠遠不止五千,好在鐵路已經停運,所有列車,將全部為李隆基的東行服務,以這些火車的運力,別說五千人馬,就算三萬人馬也可以一次性的運過去。
另外,由于抵達洛陽城之后,需要停留一段時間,為此,皇室和大臣們需要使用的各種物品,必須帶齊。
這些物品的數量著實不少,好在有強大運力的貨運火車,將這些物資一次性的運過去,問題也是不大的。
在皇帝出發之前,大量的太監、宮女和侍衛,一直在忙著,將各種物資運上貨運火車,如此,在皇帝出發的時候,才能及時跟上,不至于讓皇帝在抵達洛陽城之后,找不到這些御用之物。
一列貨運火車掛載五十節車廂,而為了運輸各種物資,鐵路局足足動用了三列火車,才將所有的物資全部裝上車。
客運列車就更夸張了,足足動用了十五列火車。
除了最豪華的皇家運用列車,還有兩個貴族級別的紫紅列車,剩下的都是普通的列車。
皇家列車經過改進之后,掛載了二十節車廂,其中,皇帝專屬的車廂就高達三節,一節是睡覺車廂,一節是吃飯和休閑車廂,還有一節被裝飾城成小型朝堂,在里面上朝都不成問題。
另外為了防止噪音的感染,皇帝的車廂從第三節開始至第五節,最前面的兩節車廂是宮女和太監使用的軟臥級別綜合車廂,里面既能聽休息,也能放置皇帝需要的各種物品,以隨時為皇帝服務。
第六節開始,都是連續的軟臥車廂,可以安置大臣同行,也可以讓后宮的妃子住下,這就看皇帝的心意了,當然,絕對不能同時安排,大臣和妃嬪,絕對不能混在一起,最后是餐車和馬廄車廂。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乌县|
门源|
屏边|
科技|
若尔盖县|
连平县|
确山县|
通河县|
巩留县|
襄垣县|
中宁县|
庆元县|
秀山|
重庆市|
永丰县|
林周县|
鸡西市|
巧家县|
峡江县|
大渡口区|
油尖旺区|
铁力市|
安庆市|
赤水市|
当阳市|
贡嘎县|
平塘县|
高陵县|
景宁|
铁岭县|
吉安市|
蚌埠市|
邢台市|
大同市|
清水河县|
灌云县|
江山市|
黄浦区|
山东|
仙桃市|
清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