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二十二章 皇帝的產業-《盛唐不遺憾》


    第(1/3)頁

    李安將太陽灶的好處,以及在軍用和民用領域,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細致的向李隆基做了講解,并建議盡早推廣。

    李隆基在親眼見識了太陽灶強大功能之后,自然非常的動心,并早已下定決心,要在大唐境內推廣開來。

    不過,太陽灶是李安發明的,關于太陽灶的技術細節,只有李安一人完全掌握,所以,即便作為皇帝,他也要聽聽李安的高見。

    “李侍郎覺得如何推廣比較合適?”

    “陛下,微臣覺得,朝廷需要足夠的財力,陛下也需要有自己的小金庫,這個太陽灶的生意,不如就由陛下親自指派內務府的宦官負責,所得利潤皆為陛下一人所有。”

    李安開口建議道。

    他原本想過,將太陽灶的核心技術散播出去,讓大唐各地的工匠一同制造,以增加普及的進度,但這樣一來,這個很有前途的生意,很快就會被世家大族所掌控,工匠們只能淪為被壓榨的可憐勞力,新興的財富項目將再次被世家大族瓜分殆盡,大唐的貧富差距會進一步擴大,這對帝國的穩定是非常不利的。

    而讓皇帝的親信負責這項生意,則根本就沒有人敢搶奪,世家大族再牛逼,也不敢跟皇帝作對,皇帝手里有小金庫,日后可以更加方便的賞賜妃嬪,不再需要國庫里的資金了,這樣也可安撫那些動不動就要以頭撞墻的諫臣。

    當然,李安這么做,還有一個目的,那自然是討好皇帝,讓皇帝心里開心了。

    果然,李隆基面色露出喜氣,輕聲道:“整個天下都是朕的,朕還需要給自己私設小金庫嗎?”

    “陛下,朝中大臣私底下都有自己的產業,陛下作為一國之君,當然,也要有自己的產業,這樣使用起來才更順暢,微臣可是聽說過,好多諫臣都對陛下的后、庭開支說三道四,還在大殿上以頭撞柱,威脅陛下,他們要是真的撞死了,肯定會青史留名,而陛下的威名就受損了,這些大臣只顧著自己能夠青史留名,哪里了解陛下治國的辛苦,陛下難道要一直受制于這些諫臣嗎?”

    李安順著李隆基的心思,貼心的說道。

    “若不是怕后人說朕害賢,朕早將這些酸儒流放嶺南了。”

    李隆基提起諫臣,是一肚子氣,這些諫臣說話從來不看皇帝的臉色,經常給皇帝添堵,就連李世民這樣有度量的皇帝,都被魏征氣的起了殺心,何況李隆基這種貪圖享受的帝王呢?

    “陛下若要擺脫這些諫臣的叨擾,必須有自己的財源,專門用來維持后、庭,以減輕國庫的壓力,更可堵住這些諫臣的嘴。”

    李安再次勸說道。

    李隆基心動不已,看向李安,激動道:“李侍郎真是忠心一片呢?那些自負清高的諫臣,哪里知道朕的辛苦和難處,就如李侍郎所說,朕從內務府抽調心腹,負責推廣和販賣太陽灶,他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李侍郎只管教訓就是。”

    “陛下放心,微臣知道該怎么做。”

    李安點頭領旨,并提出流水線生產太陽灶的地點就放在研發中心的拐角,以防止核心技術外泄。

    當然,李隆基讓內務府的心腹負責太陽灶生意,是私底下進行的,并不會昭告天下,畢竟,內務府是不應該干這件事情的。

    但就算被人知道,也沒有太大的關系,因為,按照大唐的制度,各級政府官員都是不能從事工商業的,但那么多的大臣,又有幾個人遵守了,還不是在私底下偷偷搞產業,既然幾乎所有的大臣都沒有遵守制度,皇帝當然也可以不遵守,這樣一來,大臣和皇帝心照不宣,誰也不會主動指責誰,有錢大家一起賺嗎?

    在商議好一些細節之后,李隆基讓貼身伺候的魚朝恩跟隨李安離開,這種不宜宣揚的事情,當然要交給最信任的可靠之人負責,雖然高力士更加的可靠,但年紀太大,另外,李隆基還有很多事物需要高力士協助,他離不開高力士,只能讓年輕一些的魚朝恩去負責此事。

    “李侍郎,小奴能不能辦好這個差事,就全仰仗李侍郎了。”

    魚朝恩一臉討好的跟在李安的身旁,但始終落后半個身段,畢竟,所有的技術都在李安的手里,而且,對于流水線生產,以及工匠的科學化管理,他一無所知,一切都要仰仗李安的大力協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化县| 泽州县| 漾濞| 凤庆县| 从化市| 故城县| 双城市| 伊通| 阳东县| 交口县| 斗六市| 宝兴县| 登封市| 广宁县| 桓仁| 东乡县| 东乌| 辉南县| 彭山县| 桦南县| 唐海县| 惠州市| 威信县| 台湾省| 阿拉善盟| 获嘉县| 江北区| 贵州省| 拉孜县| 定兴县| 朝阳县| 宿州市| 济南市| 惠州市| 台前县| 泸州市| 婺源县| 昔阳县| 青龙| 策勒县|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