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活字印刷術-《盛唐不遺憾》
第(1/3)頁
從大明宮北門前往溫泉宮,最可行的道路就只有一條,經過這一次考察,基本可以將鐵路線確定下來,所以,李安不打算繼續在這上面浪費太多精力了。
當然,很多具體的工作,還需要工部的眾官員來做,所以,他們還需要繼續在這條道路上探查,并測量每一段路的距離,以及需要動用的人工數量,當然,還有就是成本問題,也必須要考慮清楚。
在將很多具體的工作交給工部官員之后,李安帶著李豫、李俅二人,在三十多名護衛的保護下,繞城墻而走,直接前往南門外十五里的別院附近,那里有李安鋪設的鐵軌,可以讓李豫和李俅體驗一下。
“李侍郎,這就是鐵軌。”
李豫和李俅跳下戰馬,走到鐵軌的跟前,仔細的觀察鐵軌。
“李侍郎,這就是能在鐵軌上行走的鐵輪車?”
他們很快又看到放在上面的鐵輪車頭和鐵輪車廂。
李安也懶得介紹了,直接叫來一群男仆,并帶著李豫和李俅,親自體驗了一把。
此時,鐵軌的長度已經鋪設了六里路,體驗起來的感覺,當然,遠遠超過上一次帶皇帝體驗的感覺,這讓李豫和李俅非常的興奮,覺得鐵軌果然厲害。
不過,他們也提出同樣的問題,那就是鐵料是否充足,另外,就是運力并不足夠強大,而李安則進行了細致的解釋,讓他們初步明白了李安的計劃。
下車之后,李安又帶著二人在加工廠參觀了一遍,讓這二人見識自己研制的各種新奇的玩意兒,又不少才剛剛開始研制。
“李侍郎,這黏土上怎么有字?這是用來干什么的。”
李俅拿起一個還沒有進行煅燒的黏土方塊,好奇的詢問。
“小心點,別弄壞了,這個東西很重要,只要做出來,大唐任何文人都可以出書了,而且不限數量,哪怕只印一本也可以。”
李安連忙接過李俅手里的黏土塊,輕聲解釋道。
這個正準備進行煅燒的刻字黏土塊,是用于活字印刷術的重要材料,這項技術在宋代的時候,才被廣泛應用,而李安打算將這項技術造出來,并盡快獻給朝廷,以造福整個大唐的讀書人。
當然,李安也可以選擇自己留著用,在京城開一家印刷鋪,專門幫助需要小批量書籍的客戶,但李安真的沒有這么貪財,他現在已經擁有的錢財已經花不完了,另外,已經建立的幾個產業,也會給他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富,朝廷給的俸祿也是不少。
最重要的,是自己日后研發什么重要的東西,只要缺錢可以向李隆基提出,有朝廷的財政做靠山,還有什么可擔心的,而一旦活字印刷術推廣出去,受益的將會是所有的讀書人,那么,這樣一來,李安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將大大增加。
“印書,那不是先要雕刻在木板上的嗎?這種泥巴做的也行?”
李豫看了半天,發出了疑問。
“這個可比在木頭上雕刻的好用多了,這個是活字印刷術,等造出來之后,你們用過了就會明白的。”
李安還不想過多的解釋,待造好后,直接讓他們看成品就好了,用事實說話才是最有力的。
另外,蒸汽機的研制也在緊張的進行當中,關于蒸汽機,原理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簡單,就是利用蒸汽推動活塞,讓活塞帶動傳動機構,從而驅動車輪前行。
但真正要造出可以使用的蒸汽火車頭,還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因為沒有先進的加工機床,不能制造精密的零部件,另外,所有的傳動機構零部件,都需要用手工進行打造,這對工匠的技術要求極高,短時間呢將很難制造出來,甚至,有可能永遠都造不出來。
當然,不論最終的成敗如何,李安都不會放棄的,畢竟,蒸汽火車頭一旦獲得成功,將極大的改變大唐帝國的運輸狀況,讓大唐帝國的物流獲得質的飛躍。
除了活字印刷術和蒸汽火車頭之外,還在研究的技術有很多種,最重要的一種,當屬藥玉了,也就是玻璃。
玻璃的制造其實一點都不困難,只要不是要求太高,用干凈的沙子和天然純堿就可以制造出來。
李安現在已經在加工廠準備了大量的天然純堿和干凈的沙子,另外,一座嶄新的高爐正在建造當中,只要高爐建造完畢,就可以將沙子和純堿倒入高爐的爐膛之中,開始制造玻璃了。
還有一些小科技都是不值一提的小研究,倒也不用太在意。
不過,說實話,李安的加工廠里,稀奇古怪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以至于李豫和李俅,一進來就像進了動物園的小朋友似的,到處看,到處摸,惹得李安不停的制止,畢竟,有些東西是不能隨便亂摸的,很容易搞壞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和平县|
邵东县|
左贡县|
成都市|
曲阜市|
长兴县|
紫云|
得荣县|
长岭县|
璧山县|
乌兰察布市|
公主岭市|
依兰县|
陆丰市|
无极县|
安图县|
青阳县|
县级市|
武强县|
睢宁县|
肥西县|
邵阳市|
长沙县|
平顶山市|
开江县|
吴旗县|
邛崃市|
中山市|
桃源县|
宣汉县|
平远县|
邵武市|
林口县|
绥中县|
花莲市|
正定县|
什邡市|
响水县|
西贡区|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