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安西的無奈-《盛唐不遺憾》
第(2/3)頁
李豫一臉霸氣的回答,仿佛在他的眼中,所謂的安西各附屬國都是泥捏的一樣,只要朝廷一句話,就會乖乖的交錢,以供養大唐朝廷的軍隊。
“李侍郎,我覺得廣平王說的很對,既然安西各國已經臣服大唐,就理應向我大唐繳納賦稅,憑什么,總是讓我大唐保護他們,而他們卻幾乎不用繳納稅賦,導致我大唐的兩萬兵馬,還需要朝廷每年調撥物資進行供養?!?
李俅再一次與李豫觀點一致,要是他們的父親也能這么觀點一致,大唐朝廷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內斗了。
不過,從他們的回答,也可以看出他們的思維還很幼稚,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沒有看到大唐朝廷為什么會寧肯自己大量消耗財政,也不肯讓安西小國負擔大唐兵馬的錢糧供應。
交通不便是最大的原因,從都城長安到安西的路程有近萬里路,如此路途遙遠的距離,讓大唐很難用強硬的手段控制那里,在安西維持兩萬大軍,所付出的代價,相當于內地的二十萬兵馬,對財力要求極高,而兩萬兵馬就算再怎么精銳,又能抵擋多少強敵,一旦安西各國全部反叛,并連接西部的大食和南部的吐蕃,則大唐的兵馬根本就無力抵擋,失去安西也就成了必然。
若要維持住安西,必須得到安西各附屬國的支持,讓他們看到,跟著大唐混,既能得到保護,又幾乎不用付出什么,只需名義上的臣服就可以了,如此,安西各小國,又有什么理由不臣服大唐呢?而大唐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用供養二十萬兵馬的財政,養活駐守安西的兩萬精銳,能維持多久,就要看大唐的財政能支持到多久。
而李豫和李俅二人所犯的錯誤,很明顯就是太迷信大唐的強大軍力了,他們認為大唐鐵軍所到之處摧枯拉朽,任何力量都難以抵擋,眾小國根本就不敢反抗,卻不知安西雖然皆是小國,但南部有強大的吐蕃,西部有崛起的大食,這兩個國家,是絕對有實力挑戰大唐的,一旦安西小國外聯強敵,大唐必然會失去安西。
“你們建議給安西各小國加稅,就不怕他們反叛大唐?”
李安認真的問。
“我大唐鐵軍英勇無敵,哪個小國敢隨意挑釁,若敢挑釁,直接派兵滅之?!?
“我同意廣平王的意見?!?
李安搖了搖頭,繼續問道:“那若是這些安西小國聯合起來,并邀請西邊的大食和南方的吐蕃,一起出兵對抗大唐,那結局又如何呢?”
“那就快刀斬亂麻,在大食和吐蕃增援大軍到來之前,將安西各小國全部滅掉,然后整兵迎戰,各個擊破。”
“廣平王威武霸氣,支持?!?
李安聞言更想笑了,這兩個小子也太可愛了,居然視吐蕃和大食為無物,不過,這也應了一句老話,初生牛犢不怕虎,至少精神是可嘉的。
“你們就不能想到更好的辦法嗎?比如移民,改善交通狀況,對內改革,讓大唐變得更加富庶,采用離間計,分化瓦解吐蕃和大食,這些都是辦法,為什么一定要動用軍隊呢?要知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李安教育道。
“是,李侍郎,我們受教了?!?
“李侍郎,你說的改善交通狀況,如何改善,是要鋪鐵軌嗎?”
李安點了點頭,憧憬道:“沒錯,將來一定要鋪設一條直達安西的鐵軌,如此一來,安西與京城的聯系就變得非常的方便,財政的壓力也會大大減少。”
安西對財政的巨大拖累,主要就是交通的不便,往往運輸一百旦大米,路上就要被消耗九十旦,到了安西之后,就只剩下十分之一了,若鐵路貫通,路上的消耗將極大的減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財政壓力自然也就大大減弱了,另外,在后方交通方便之后,還可向安西投入更多的兵馬,以更好的控制安西。
“李侍郎,鐵軌真的有這么厲害嗎?我真想早日看看鐵軌?!?
李豫眼神全是期待,李俅也是一樣。
“不用急,明日下午就帶你們去看鐵軌,好不好?!?
“好,真是太好了。”
李豫和李俅全都非常的興奮。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考县|
大同市|
南汇区|
健康|
鹤壁市|
法库县|
芮城县|
仁布县|
吴江市|
克什克腾旗|
灵丘县|
西充县|
鄂托克前旗|
蕲春县|
八宿县|
敦化市|
冕宁县|
洛扎县|
乌兰县|
吉安市|
江华|
黄大仙区|
新巴尔虎左旗|
鲁甸县|
莎车县|
阳曲县|
内乡县|
武城县|
兴山县|
承德县|
容城县|
特克斯县|
米林县|
绵竹市|
上蔡县|
浙江省|
鲜城|
扶风县|
蓝山县|
南京市|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