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九十九章 鋪鐵軌的可行性-《盛唐不遺憾》


    第(3/3)頁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以大唐有足夠的鐵料為基礎的,否則一切都是空談,當然,這些大臣也都相信,只要能順利的生產大量的黑火藥,完全可以極大的增加鐵料的產量,從而讓大唐有足夠的鐵料,進而生產鐵軌。

    鐵輪車廂的舒適性,已經得到李隆基和眾大臣的一致認可,此刻,就只剩下鐵料的充足性了,而鐵料充足的前提,就是黑火藥的大量提供,而對于李安來說,提供足夠的黑火藥,根本就不是問題,所以,鐵軌最終被普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誰都無法改變。

    鐵輪車廂在三里外緩緩停了下來,因為鐵軌目前只有這么短的長度,沒有辦法再往前開了,這讓所有人都覺得有些不過癮,這么舒適的鐵輪車,誰不想多坐一會兒呢?

    隨著李安的命令,十八名男仆改變驅動機構的方向,并驅動鐵輪車頭向后行進,以帶動鐵輪車廂返回出發之地。

    “倒回去了,這還能直接倒回去。”

    “太厲害了,下官剛才還在想,這么大的車頭,該如何調轉方向呢?沒想到居然能直接倒回來,了不起的發明啊!”

    “李侍郎發明了這么多新鮮的東西,魯班在世啊!”

    “李侍郎的功績,可比魯班大師強多了,魯班大師也造不出鐵軌和鐵輪車廂啊!”

    在車廂緩緩后退的時候,眾人全都驚訝了起來,很多人都在想掉頭的問題,卻不料車頭根本就沒動,直接就倒回來了,這讓眾人大吃一驚,當然,部分大臣先前是看到李安倒車回來的,而更多的大臣在忙著吃黃瓜,并沒有注意到車廂是怎么回來的。

    李隆基對車頭自動轉向這項技術也非常的認可,并更加喜歡李安制造的車廂,當然,他更希望李安能給他打造專門的御用車廂,滿足他各方面的需求。

    而李隆基最希望的鐵路線,是從大明宮北部開始,一直延伸到幾十里外的溫泉宮,如此一來,他每次前往溫泉宮就非常方便了,再也不用一路顛簸了。

    不過,暫時這一切還不現實,必須先大規模生產黑火藥,然后增加鐵礦的產量,待鐵料足夠之后,鋪一條長距離的鐵軌,然后,才有可能實現他的想法。

    鐵輪車廂緩緩停在出發的位置,至此,體驗結束了,李安首先站起身來,提醒道:“諸位,已經到站了,可以下車了。”

    眾大臣聞言,全都自覺的站起身來,說心里話,他們在體驗之前,都沒有太大的感覺,就覺得鋪設鐵軌太耗費材料了,而體驗過之后,他們全都改變了看法,明白鐵輪車具有很大的優越性,而且,李安已經給出承諾,會繼續改進,直到這些車輛可以造福百姓為止,如此,一切皆有可能。

    “諸位愛卿先下車,朕與李侍郎還有話要說。”

    李隆基的確有很多話要與李安說,而這些話,當著眾大臣的面不太方便。

    眾臣子聞令,以官職大小順序,依次走向馬車,并在走下馬車之后,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討論關于大唐道路鋪設鐵軌的可行性,以及,以大唐目前的國力,一旦鋪設鐵軌,應該先鋪哪一條道路等等。

    不同的大臣會有不同的看法,但大體的意見都相差不大,其中,從長安城通往洛陽城的道路,是很多大臣的共識,他們覺得,這兩座城池之間的關系是最重要的,這條道路是整個大唐最重要的一條道路,所以,必須優先鋪設鐵軌。

    而對于李安說的,會繼續改進鐵輪車的性能,這些大臣全都無法討論,畢竟,他們對這些都不懂,也搞不清李安到底會進行怎樣飛改良,不過,他們還是都愿意相信李安,畢竟,李安無數次給他們以驚喜,讓他們覺得李安是無所不能的,說不定經過一番研究,又能發明更加實用的鐵輪車。

    待所有大臣全都下車,高力士也帶著兩名一直站立的小太監走下馬車,整個車廂就只剩下李安與李隆基兩人。

    “李侍郎,朕打算征發數萬百姓,在關中加速開采鐵礦,你配置黑火藥能夠供的上?”

    李隆基非常關心的問道。(未完待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东市| 柘荣县| 黔西| 黄骅市| 福建省| 溆浦县| 拉萨市| 保靖县| 平定县| 榆中县| 平湖市| 塘沽区| 文昌市| 东港市| 海口市| 辛集市| 镇远县| 新民市| 万宁市| 陇川县| 广平县| 蓬安县| 友谊县| 罗江县| 抚州市| 邛崃市| 循化| 温州市| 临湘市| 台湾省| 都安| 宜章县| 凌云县| 花莲县| 鄂托克旗| 龙岩市| 平原县| 托里县| 扶风县| 平乡县|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