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一十八章 暗藏危機-《盛唐不遺憾》


    第(2/3)頁

    南霽云凝目點頭道:“好,我明白了,將軍放心?!?

    李安點了點頭,正色道:“平南軍有五千人馬,昆州和南寧州各駐軍兩千,葫蘆谷部署一千,但還是南寧州這一點最為重要,它是連接交州和益州的橋梁,這也是朝廷當初要在南寧州筑城的原因,所以,你日后就親自駐守在南寧州這里?!?

    “末將明白。”

    李安想了一下,繼續說道:“我大唐控制爨地,不能只靠軍隊,還要依靠民生和文化,這本來不應該是你負責的,自有朝廷派遣的官員負責,不過,若你能配合朝廷任命的官員,會更好一些。”

    “將軍,這些東西我也不懂,怕是幫不上什么忙。”

    李安說道:“這些都很簡單,比練兵打仗還要簡單,你只需負責大局就行了,又不需要你親自去做?!?

    李安所說的民生和文化,是改善爨地的民生狀況和輸出大唐的悠久文化,讓爨地百姓過上更富足的日子,并讓他們認同大唐的優秀文化,以融入大唐的文化為榮。

    說的具體一點,就是要讓爨地徹底變成大唐的一部分,讓人根本分不出這里與大唐的腹地有什么不同之處。

    改善民生狀況,這一點非常重要,畢竟,爨地還是非常貧窮和落后的地區,只有大唐的進駐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讓他們過得更加舒心和富足,他們才能更好的擁護大唐的統治。

    人心都是自私的,尤其是普通老百姓,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生活,不論何人統治,只要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了,就會擁護統治者,尤其是那些沒讀過書的,連國家是什么都不清楚,哪兒來的愛國情懷。

    改善民生是一個很復雜的工程,包括方方面面,比如,改善交通,讓物品流通更加的容易,促進商業的繁榮,興修水利,增加田地的抗風險能力,保證田地的收成,不至于產生饑荒,開辦學校,讓百姓們能讀書識字,不至于什么都不懂,當然還有發展特色經濟,利用爨地獨特的氣候特點,發展規?;姆N植和養殖業,還有礦業等等。

    總之,在李安看來,此時的爨地還是一個開發很少的半蠻荒之地,還有非常多的潛力可以挖掘,進步的空間還是非常巨大的。

    除了改善民生,還有一項更加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輸出大唐的歷史悠久文化,讓爨地的百姓向往大唐的文化,并以自己是唐人而自豪,而輸出文化的前提,當然是離不開基礎建設的,學堂是必須興建的,而學堂除了可以教人寫字,更可以讓他們學習廣袤的大唐文化,增加認同感。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必須由大量的大唐官員來推動,而一旦爨地變得發達起來,這也算得上是這些官員的政績了,李安的意思,是南霽云要配合與協助地方官發展民生,不能阻撓基礎設施建設。

    關于擴展交通和興修水利的奏折,李安已經派人送往京城了,而建造學堂并從內地調撥教書先生的奏折,李安還在籌備之中,畢竟,有很多細節問題必須考慮清楚,比如,如何讓有文化的才子,心甘情愿的前往爨地,以及如何讓野性十足的爨地孩童安安分分的學習文化知識。

    經歷了連續一年的動亂,爨地可謂是百廢待興,需要資金投入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鋪路修橋和興修水利都需要錢財,打擊土匪和犯罪也需要動用大量的資源,也就是說,如何盡快讓爨地恢復穩定,主要取決于朝廷對爨地資金的投入。

    而如今大唐朝廷連續征戰,又經歷了一場很大規模的天災,國庫的物資不太多,根本抽不出太多的資源投入爨地,如此,李安覺得要另想辦法。

    瀘州的金礦產量非??捎^,若能將其與爨地發展掛鉤,倒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這樣一來,瀘州生產的金子,直接用來發展爨地,可很好的解決這個難題。

    這個想法必須得到大唐皇帝李隆基的認可才行,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唐境內所有的物產都是皇帝的,一切都是皇帝說了算。

    而李安若讓李隆基同意金礦與爨地發展掛鉤,就必須將爨地的重要性一一羅列出來,讓李隆基認識到,爨地是大唐可靠的大后方,是連接交州和益州的橋梁,現如今,大唐在東北、正北、西北和正西都有強敵,東部和南部是戰略大后方,一旦爨地不穩定,大唐的南部江山就不穩定,如此,面臨的麻煩就更加棘手了,所以,戰略大后方必須要穩定,而必須穩定的前提,就是在爨地投入更多的資源,讓這里盡快穩定起來,并在三五年后,能為大唐提供穩定的稅賦來源,從而支撐大唐帝國全力對西部和北部的強敵進行打擊。

    如何措辭是個大學問,一國之君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而李安所要表達的觀點,要正好能切中要害,讓李隆基認識到爨地的重要性,從而全力支持爨地的發展。

    如何一步步發展爨地的奏折,李安寫好之后,就派人送往京城了,接下來的幾日,李安督促附近招募的民工,對南寧州城進行修繕和加固。

    經歷數次血戰,南寧州城墻已經破損的很厲害了,既然平南軍要將這里作為總部,就必須加固城墻,以保證絕對的安全。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望奎县| 孝昌县| 乌恰县| 长顺县| 海安县| 灵台县| 贵溪市| 吴忠市| 南通市| 翁源县| 聂荣县| 中牟县| 迁安市| 乐安县| 德州市| 咸宁市| 英山县| 揭西县| 黄大仙区| 兴和县| 无棣县| 信阳市| 普安县| 石柱| 基隆市| 阳江市| 旬阳县| 永德县| 徐闻县| 丰城市| 双柏县| 巫山县| 红安县| 滨海县| 泰来县| 屏东县| 彰化市| 吴堡县| 松阳县| 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