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武夫也豁出去了,大聲爭辯道:“賓就,你千萬不要被他的正直外表所欺騙,我已經(jīng)查明,唐國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親率三千龍武軍,埋伏在我東女國邊境一帶,而他就是陳玄禮的內應,他們是要里應外合,奪取我東女國。” “李校尉,這是真的嗎?” 趙曳夫略帶疑惑的看向李安。 李安搖了搖頭:“歸昌王,此事卑職實在不知,不過,卑職相信,我大唐絕無侵吞東女國的意圖,卑職也不會與任何人里應外合,做出對東女國不利的事情。” “虛情假意,賓就,你不要信他,唐國三千大軍壓境就是最好的證據(jù),他就是唐軍的內應。” 趙武夫聲音極大,兩百步之內之人都聽得見。 席豫見狀,忙上前道:“歸昌王,此事下官倒是知道一些眉目,在臨行之前,陛下曾說過,吐蕃吞并東女國之心一日不死,他就一日不得安枕,為保東女國周全,陛下愿調集大唐精銳之師,以震懾吐蕃,所以,下官覺得,陛下讓陳玄禮率領大軍前來,是為了震懾吐蕃,讓吐蕃大軍不敢輕舉妄動,是善意之舉,而非陰謀。” “一派胡言,你有何證據(jù)。” 趙武夫先入為主,已經(jīng)認定李安是陳玄禮的內應,完全聽不進席豫的話。 趙曳夫瞪視趙武夫:“既然五相知道唐軍三千兵馬埋伏在邊境,為何不立即向我匯報,而私自采取行動,這是為什么?” 趙武夫鼻孔出氣,低聲道:“我見賓就與此人關系很不一般,怕是難以聽進我的忠耳逆言,故決定先斬后奏,先殺了他再向賓就匯報。” 見趙武夫氣勢逼人,李安決定不再隱忍,他看向趙武夫,大聲道:“五相口口聲聲說我是陳玄禮大將軍的內應,完全是個人的主觀臆測,你又有何證據(jù),況且,我大唐有萬里錦繡河山,而東女國不過是西南小國,奪取東女國對大唐來說,根本就沒有多大用處,況且,我大唐有百萬雄師,若要攻滅東女國何須偷偷摸摸,如此遮遮掩掩,豈不讓天下人恥笑,我大唐皇帝極為英明,絕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你……” 趙武夫被李安堵的一時語塞,整張臉就氣紅了。 正在悠閑圍觀的四相趙檜,嘴角一笑,輕聲道:“李校尉口若懸河,說的很有道理,不過,既然我東女國對大唐來說,是可有可無的偏遠之地,那么,大唐為何還要派遣大軍埋伏在我國邊境,如此興師動眾,到底意欲何為?” 李安回頭看向趙檜,淡淡一笑:“四相問得好,卑職剛才說了,大唐有萬里河山,奪取東女國,對大唐來說是根本就是毫無用處的,但東女國夾在吐蕃、大唐、南詔之間,大唐無意奪取東女國,但也絕不允許吐蕃帝國染指東女國,因為,一旦吐蕃吞并東女國,我大唐的雅州、黎州等州郡,就會暴露在吐蕃的兵鋒之下,我大唐之屬國南詔,也會受到吐蕃的侵擾和威脅,東女國之存亡,關乎大唐的利益,我大唐又豈能不過問,三千龍武軍必是為震懾吐蕃而來。” 一席犀利的解釋,有力的回擊了趙檜的刁難,讓現(xiàn)場所有人都明白,大唐只愿保護東女國,而不愿攻取東女國,保護東女國不受吐蕃侵犯,符合大唐的國家利益,而武力奪取東女國,則會讓大唐帝國顏面受損。 東女國眾官員,聽了李安的解釋,大部分都放下心來,趙曳夫更是大為欣喜,她覺得自己果然沒有看錯李安,如此優(yōu)秀的大唐男兒,又豈是奸險之徒。 趙檜本想將李安一軍,沒想到被李安一句話給堵了回去,內心頗為不悅,不過,表面卻笑得比任何人都甜,仿佛見了李安就像見了自己的親人一般。 一直默不作聲的大相趙戴文,上前一步,笑著說道:“原來這都是一場誤會,現(xiàn)在事情過去了,沒事了,沒事了。” “沒事了?五相差點殺了李校尉,難道就這么算了。” 趙夢潔扭動身姿,笑瞇瞇的看向李安,大有為李安打抱不平的意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