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拎起一瓶冰鎮礦泉水灌了一口,李有志指了指周原幾個手中的飲料:“多少錢,花姑娘?” 被李有志一聲“花姑娘”逗的花枝亂顫,老板娘樂道:“你這孩子沒個正型,我都能當你阿姨了,還花姑娘。就我這歲數,真鬼子進村了都不帶調戲我的。一共二十六,你給二十五得了。” “得嘞,謝謝姐姐!我要是真鬼子,高低給你發良民證!” 和老板娘又逗了個悶子,李有志付了款后,便和周原幾個坐在了剛才大爺們坐的位置。 俗話說望山跑死馬,劇組選的這個外景地距離影視城民國也就是不到兩公里的距離。但是這山路崎嶇,走起來感覺還挺遠。 劇組本身是有車的,可劇組的車都得拉器材和攝影收音這樣的技術人員,眾所周知……群演在劇組里面有時候都不如道具金貴。 遙遙望著村子旁的大路上,后面還有零零散散不少群演在往外景場走,李有志也沒著急,就坐在超市門口歇上了腳。 村子的另一頭。 時年八十多歲高齡的徐黑孩,此時正坐在自家的小院前,晾曬著苞谷。 老爺子歲數大了,雖然腦筋時靈時不靈,身子骨卻健朗的很。 兒女孫輩們早好些年就想把他接到城里去養老,可是徐黑孩卻怎么也不愿意挪窩。 在老人的思維里城市太大,大到自己一不小心就會走錯路,把自己給弄丟了。城市太冷漠,哪怕是對門的鄰居之間都沒有個熱絡。城市也太快,自己已經開始不利索的腿腳,去了就是兒女孫輩們的麻煩。 農村多好啊。 農村有自己一磚一瓦建起來的小院,有老伴生前和自己一起開墾出來的小菜園,還有那不多,但是每次打照面都能停下來和自己聊半天家常,把自己已經淡忘的記憶往出勾一勾的街坊鄰里。 慢悠悠的把地上的苞谷攤開,又細致的用鋤頭犁出一道道的溝壑,讓初春潮濕的苞谷有充分的空間散去水氣,徐黑孩捂著老腰站直了身子。 一打眼,他就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向自己這邊跑過來。 “唉,二驢子!你跑啥呢跑,鞋都跑丟了。” “哎呀六叔,我是解放!你又把我和我爹記差啦!” 氣喘吁吁的老人看到徐黑孩,氣的一跺腳:“他媽的邪了門兒了,剛才在村口坐著,看見一群鬼子進了村!三林這小子二話不說就跑,給我們也弄迷糊跟著跑。跑出來老遠了我這才反應過來,這都啥時候了,哪兒還有什么鬼子,指不定又是他娘的蓉店那邊拍戲……” 也已變成老人的后輩絮叨著,可是此時的徐黑孩腦子里卻一片轟響,再也聽不進去了——“鬼子進村”往后的,都聽不進去了。 看到老爺子拄著鋤頭呆呆的楞在原地,同為老人的后輩絮叨了一會兒,便朝村口的方向折回,想去尋找那只跑丟的鞋。 然而,他沒走出兩步,便被猛然被一只形如枯枝的手拽住了。 “二驢子,去后山找部隊。告訴首長,鬼子又打過來了!” 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徐黑孩反身便回了院子。 隨著倉房里叮叮當當一通亂響之后,老人出來了。 相比于進去的時候,他的頭上多了一頂被耗子啃過的“兩粒扣”,手里也多了一桿和他一樣上了歲數的紅纓槍。 …… “空瓶子放那就行,一會我收拾。你們要是嫌大路遠的話,直接從村里穿過去,沿著村后面那條道十分鐘就到后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