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載人航天的意義 這些在座的科研人員,聽了趙中遙的話,一個個都感覺是恍然大悟了。也都感覺,這個‘載人航天計劃’真的是很有意義了。 趙中遙聽了大家的議論之后,就又說道:“其實,我要說的這些,還根本不是我們要研究這個‘載人航天計劃’的重要所在。我想說的是,這個‘載人航天計劃’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重要。” 趙中遙這樣一說,所有的科研人員,就都有好奇地看著他。不知道,趙中遙下面還會說出一些什么樣的重要意義。 “好了,下面,我就再說一下,‘載人航天計劃’對于我們這個國家的重要意義吧!” 趙中遙說完后,就又看著大家。他看到,大家現在都是認真地看著趙中遙,就想聽聽,他接下來會說些什么。 “載人航天是人類駕駛和乘坐載人航天器在太空中從事各種探測、研究、試驗、生產和軍事應用的往返飛行活動。其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氣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類的活動范圍從陸地、海洋和大氣層擴展到太空,更廣泛和更深入地認識整個宇宙,并充分利用太空和載人航天器的特殊環境進行各種研究和試驗活動,開發太空極其豐富的資源。目前僅美、中、俄三國擁有自主載人航天能力。 太空探索眼前的現實意義在哪?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中有人就指出,航天技術的創新觸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數字電腦到CT掃描等。而且它更樹立了一種遠大目標,遠大的目標才能產生重大成就,激發年輕人的熱情,促進就業長期增長。 航天技術的成效可以直接或間接反饋到民生,像醫學、材料、軍工控制、通信科技之所以世界領先,與其太空技術的發達有很大關系。而且航天的戰略意義更是無可代替。使華國成為真正的航天大國,是制造1萬輛坦克都無法獲得的國際地位。太空技術的成果可以轉移到包括軍事在內的很多領域,民用航天市場的經濟價值也越來越大,這都是國家戰略的組成部分。 在科技方面,因為載人航天技術是科技密集綜合性尖端技術,它體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多個領域的成就,同時又給予現代科學技術各個領域提出了新的發展需求,從而促進和推動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就是說一個國家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可以反映這個國家的整體科學技術和高技術產業水平,如系統工程、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系統、推進能力、環控生保技術、通信、遙感、測試技術等。也體現了這個國家的近代力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的發展水平,特別是這個國家的航天醫學工程的發展水平,如果沒有航天醫學工程的研究與發展,想要把人送進太空并安全、健康、高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 發展載人航天能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當今世界各發達國家在發展戰略上都把綜合國力的增強作為首要目標,其核心是發展高科技,而主科技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載人航天。當一個國家把自己的航天員送入太空時,它可充分體現其綜合國力的強盛,也將增強該國民眾的民族自豪感、振奮民族精神、增強了全民的凝聚力。特別是我國航天員一旦進入太空,則能像六七十年代我國擁有核武器和人造地球衛星那樣,引起全世界人民注視,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載人航天的發展能更好地開發太空資源為地球人類造福。現已知浩瀚的太空是人類巨大的寶庫,它含有豐富的資源,而載人航天事業是使用通向這個寶庫的橋梁,試想航天員們在太空對地球居高臨下,能以各種不同的手段對地球進行觀測,它可以比無人的探測和遙感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資料。而太空工廠的工藝加工幾乎成了“魔術”,它在微重力、真空和無對流的條件下,可以制造地球上難以完成的合金材料和“靈丹妙藥”以及有關產品。太空工廠的產品或半成品送回地面后,也許還會帶來“新的工業革命”。可以預料,印有“太空制造”字樣物品將會不斷地投放市場。 載人航天是人類發展的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因為人類可以通過載人航天的橋梁,轉移到其他星體居住和生活,開發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間。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當前首先要做的是人們到太空旅游、先看看神秘的太空和美妙的仙境。不久,人類將主宰太空,實現人類發展的革命。因為載人航天事業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所以它的發展基礎必須是:綜合國力強盛,經濟發展水平高,有一定的財政支持,有一批從事航天科技事業的骨干人才隊伍, 這樣才有可能發展載人航天事業。我國現已基本具備上述基礎,所以才發射了載人試驗飛船。具備什么條件才能發展載人航天事業呢?簡單地說就是建立國家載人航天大系統,或稱載人航天體系。 因為這個體系是國家直接支持和規劃的,這個體系又是在航天技術日趨成熟的條件下建立的。例如,地面發射基地的建設,指揮管理系統的組建、跟蹤、遙測、遙控和通信網絡的組建,火箭與推進系統的建設,航天器制造工藝中的新材料的研制,發射、回收等技術均已成熟和具備的情況下,重點是航天員系統的完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