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腹正中切口。 在臍上一厘米處橫行切開腹直肌前鞘一厘米,這個位置就是腹白線。 這是最穩最不容易傷及腹部肌肉的位置。 切開皮膚暴露出腹腔后,用撐開器拉開并固定兩側皮膚,充分暴露術野。 放置腹腔鏡開始探查。 陳方給張易當助手,他拿著腹腔鏡在胃周掃了一圈,發現了好幾個腫脹的淋巴結。 除了淋巴結以外,在下刀切除胃部之前還要看看胃部周圍的幾個器官。 比如胰腺、盆腔、子宮、十二指腸等等有沒有出現異常。 一旦發現異常全部都得切除。 探查結束,標記了幾個必須要切除的淋巴結和十二指腸近端后,張易拿著雙極電凝鉗伸進了腹腔,開始一點一點分離與胃部連接的筋膜、韌帶、脂肪。 胃癌根治術的方式其實就是切除2/3或全部的胃組織。 再將剩下的胃組織直接和腸部/食管縫合在一起。 胃部下面連接的是十二指腸,十二指腸后是空腸。 大部分胃癌根治術,都是將十二指腸也一并清除了的。 因為癌細胞最容易轉移到十二指腸。 切除十二指腸后便將空腸與剩下的胃組織對接。 患者雖然從此以后失去了大部分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但撿回一條命,還是很值得的。 胃癌根治術要說難也不難。 主要是麻煩。 整個腹腔需要游離的組織太多。 胃胰韌帶、胃脾韌帶、肝胃韌帶、網膜囊…… 甚至還包括幾個大小動靜脈血管。 反正在陳方看來,這種胃癌根治術他最少得再練個三四年才敢主刀。 光是游離這些千絲萬縷的韌帶和血管,他就覺得頭大。 但是。 這玩意兒在張易手里怎么就那么容易呢? “張老師……我可不可以問個問題啊?” 手術室里,有個實習生大著膽子問道。 張易停下動作:“你問。” “嗯……游離的話,第一步應該游離哪個位置啊?你……你的動作太快了,我都沒看清……” 這個實習生說完,周圍好幾個實習生頻頻點頭。 就連旁邊監控室過來學習的醫生也跟著點頭。 太快了! 快到我根本沒看清啥是啥啊! 張易道:“胃癌根治術其實就是游離這部分特別麻煩。不過你們記著一個順序,從左向右、從下向上、從前向后,這樣游離起來就比較快。” “還有,網膜囊切除是最麻煩的,但如果能切除的完整又清晰便會給人一種藝術上的享受。記住啊,在分離橫結腸系膜前葉時,這個地方是最容易分破的,這時就要注意切換手術用具了。” “我是建議電刀分離與鈍性分離相結合來使用,但鈍性分離最好用不帶電的電刀頭,左右橫行劃開,這樣既節約時間又可以保證分離的平面能平行推進,避免受力不均勻導致組織撕裂。” 張易說完,一眾實習生懵逼的點了點頭。 也不知道他們聽沒聽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