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面對這三位一臉“和善”微笑的藩王。 康鐸此刻的內心別提有多復雜了。 晉王朱棡的意思簡直不要太明顯。 打聽整個應天府上下,如今誰的身家最為豐厚,不就是想撈個冤大頭出來,“拆借”點銀子花么。 別的不敢說。 就說如今能盤桓在應天府內立足恩富商,哪個家里沒有點殷實的家底。 可為什么偏偏要找一個身家最豐厚的? 不就是想借著藩王的身份,看看能不能把“拆解”變成“贊助”么。 畢竟除了他們親爹和大哥。 整個大明上下,他們仨聯合起來,還有哪家的背景比他們硬? 出身皇家就不必再贅述了。 娘家的出身也都不差。 除了朱樉的正室是殘元王保保之女。 朱棡和朱棣背后的妻族都是開國元勛。 尤其朱棣娶的還是開國六國公,武將之首,魏國公徐達家的閨女。 就算贊助的目標沒達成。 把拆借的數目拔高,借貸的時間延長,利息降低,任誰來了,瞧著他們這關系,也得滿足一二吧。 在康鐸看來。 這三位的算盤,換做旁人,不看僧面看佛面,總得給個面子,總得咽下這啞巴虧。 還得自我安慰。 這是賣了魏國公一個面子。 可是,如今這應天府上下,家資最為豐厚的,不論那些傳家幾代,深諳“生存”之道,奉行低調做人的,最有錢的人,也就是鄭國公府了。 這幾乎是應天府上下權貴的共識。 旁人做買賣,那都是從普通人的口袋里掏銀子。 可鄭國公府不同啊。 他們掏的,幾乎都是權貴的口袋。 好漢樓都暫且不提了。 單單一個夫人坊,那可是挾裹著各府正房夫人,一起框框從自家老爺們兒的口袋里往外搬錢吧。 那個花錢如流水的速度。 要不是自己也享受了回報,外加背靠了太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