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s:清明回家祭先人去了,今天剛回來,趕了兩章,明后天看看能不能多更點。 午時時分。 大明宮御書房內,常升和朱標對面而坐。 面前的桌上陳列著不少的美味佳肴,但干飯的只有常升一個。 無論是海鮮,醬肉亦或是大肘子,常升都來者不拒。 然而朱標坐在對頭。 一對銀箸拿在手中久久停駐。 面前的美味佳肴無論放在何處,都算得上佳品,但即便有常升當面開吃播,小朱也沒有半點胃口。 直到一名宮里的太監疾步而來,雙手還捧著一本小冊。 朱標看見,立時來了精神。 手中的銀箸隨手一放,按耐不住的接過了太監手中的小冊。 其上記載的,是自大朝會放朝后,被集體放休一天,流竄在應天府內各處的潑皮暗中探聽,集中上報的各府變賣典當和拆借銀兩的情報。 而當看清其上的數額。 小朱也終于長舒一口氣。 他可是將整個東宮連帶內帑的銀子都掏出來,為的就是圖一筆能在清丈田畝中,作為隱匿田畝,以好充次等劣跡的懸賞銀。 拍賣的所得,算是提前支出的收糧銀。 還要預備朝廷周轉。 自然不可混為一談。 若獲利不大,清丈田畝之事沒有抄家斬獲補充,加之古玩珍寶的變現周期不短,導致周轉不開,影響力朝廷正常運作,這就與他的初衷不符了。 但當朱標面色輕松的回轉過身。 卻愕然發現,滿桌的菜肴幾乎就剩點羹湯了。 看著一臉酒足飯飽的常升,又輕車熟路從老朱珍藏的茶罐中掏出一個小龍團,朱標不禁搖頭一笑。 就著愉悅的心情, 咣咣干下去一碗白飯。 “賺了?” 當小朱放下銀箸,一旁的茶湯正滾,常升順手給他也斟了一碗茶,笑著問道。 朱標點點頭。 “半日光景,東宮和內帑共典當出五十萬兩銀,收回的珍寶古玩字畫等,折銀約莫八十萬兩。” 一個上午,賺三十萬兩。 幾乎抵了東宮過去半年留下的存銀,更是此前多少年的東宮用度。 要放在以前。 朱標自己都不敢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