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重操舊業-《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第(2/3)頁
任你說的天花亂墜,常升的記錄也只簡明扼要,根本不存在什么“語言藝術”。
面對這么個“廢話”過濾器,那還叫交流個什么勁。
說他的就是。
還省了這份巧舌如簧的功夫。
翻開第三道奏本,范敏直接挑了核心的干貨念到:“兩淮都轉運鹽使司上呈預案,計劃在泰州新設兩處新鹽場,請批三十萬兩采買物資。”
……
“湖廣分司今年行鹽二十萬引(明朝時期,如果想要合法販鹽,商人必須先花錢繳稅向政府取得鹽引,鹽引就是販鹽的合法資格證。商人憑鹽引到鹽場支鹽,又到指定銷鹽區賣鹽。洪武四年一引為三百斤),但北平,遼陽鹽商依舊絡繹不絕,供鹽缺口不小,上書請奏是否可以在境內多開幾府授權行鹽。”
……
“浙江轉運使司請示,江浙之地賦稅太重,百姓困苦。然漕運興旺,往來絡繹。每年還要花費不少錢銀疏通運河,清理積郁,而漕運行船僅收商稅,實在不公。可否增榷船引,如果可以增榷船引,每年最少可以多征六十萬兩商稅,以減百姓之負。”
……
“云南都指揮使司推屯衛所,征募壯丁五萬,請戶部批糧四十五萬石,并合工部申請耕牛及農具。”
范敏放開了說。
常升速記更是不慢,
不足半個時辰,范敏就把自己帶來的幾十道戶部奏本全部匯報完。
看著無動于衷的常升和恍若未覺的太子。
范敏暗道自己今天這“媚眼”算是拋給了瞎子看,對著太子行了禮就告退了。
常升揉了揉手腕,放下筆。
朱標也放下了奏書,從龍椅上走下,拿起一本范敏送來的奏書對照著常升記錄的重點翻閱起來。
一連翻了幾本,發現要點一個不缺。
頓時感慨到:“這方法不錯,若所有官員呈書奏報都能如此,父皇何止辛勞如此。”
“不過是懶官懶政罷了。”
常升一語道破關竅道:“朝廷有許多官吏都是前元遺臣,他們占據了不少的朝廷要職,承襲了舊朝的惡風惡俗,時間日久,不少人都被他們帶偏了。”
“叔伯借著胡惟庸案大肆誅連,看似兇殘。”
“但誰又能說不是為了移風易俗,整肅這股官場的不正之風呢?”
朱標沉默了。
常升也不愿意多提此事,將自己所有的記錄攤開,沖一旁早站了半個時辰的六部官屬和翰林學士招了招手。
“都過來瞧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澳县|
榕江县|
达尔|
新干县|
哈尔滨市|
东山县|
安平县|
托克逊县|
庆城县|
仲巴县|
青冈县|
舟曲县|
兴化市|
老河口市|
陈巴尔虎旗|
贵南县|
塔河县|
衡山县|
南部县|
东乌|
黑龙江省|
达州市|
南投县|
司法|
平阳县|
内乡县|
电白县|
革吉县|
巫溪县|
夏河县|
东丰县|
衢州市|
任丘市|
礼泉县|
普定县|
合作市|
共和县|
潢川县|
凌海市|
石屏县|
祁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