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到老朱這么編排自己,常升不感意外的扁扁嘴。 “話說姐夫這會不是該在東宮里好好調養的嗎?” “叔伯人呢?” 朱標無奈笑到:“我只是身體有恙,又不是臥病在床。” “馮太醫調整了我的作息,膳食。” “規定以后每日披閱奏書,勞心操神不超過四個時辰即可。” “你叔伯今日大朝會,要處理的事情不少,你又是初次當值就處理奏書,姐夫當然得過來給你交代些關節,替你把把關。” “看你神色疲憊,是昨夜沒休息好吧。” “偏殿備了軟榻,你且先去休息吧。” 看著朱標面前堆積如小山的奏書。 常升搓了搓臉,讓自己清醒些。 不管怎么說,這姐夫對他的照顧那是相當到位了,就沖這份關照,他怎么也得先把事情處理了,不然丟的就不只是自己的顏面,還有自家姐姐和鄭國公府的臉。 “不急,我先瞧瞧這些奏書吧。” “這有多少?” “通政使司按照發出的時間抄錄排序,奏本大概有一百八十多道、各類預案三百七十多件。” “這是一天的量。” “總體還在逐月遞增。” “如有大事,另有信差加急呈送。” 朱標了然于心的答到,扭頭看向常升,卻沒在他臉上看到半點驚詫之色。 翻閱過多本涉及大明歷史史書的常升當然不會驚訝。 他對大明一些重要事務的了解,可能還要超過朱標。 自從今年正月,老朱裁汰中書省,并以胡惟庸案大肆株連,致使六部五寺空堂,每日通政司積壓的奏本積案累牘,全國政務堆積于案。 其中包括各省奏本,六部五寺的預案,還有各種重大災害和刑部的命案等。 甭管老朱多精力充沛。 他都已經五十六歲了。 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每天睡眠時間不過兩三個時辰,還要一日三朝,換誰能夠吃的消。 要不是朱標挺身而出,一腳摻和了進來,不舍晝夜的替老朱擦屁股,他哪有時間在那上躥下跳的搞事。 這不,熬的時間一長。 朱標這年輕力壯的,不都被診出病恙了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