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您是以皇帝的身份問我,那么將來我入朝堂,我的定位就是臣子,我會恪守一個臣子的本分,幫助太子彌補短板,治政安民。” “若一切順利,最少也能讓太子之名,媲美太宗。” “以太子之賢,太孫之慧。” “我大概能安穩做個三朝元老,助大明鼎盛,猶勝漢唐。” 看著老朱臉上的意動之色,常升卻繼續說到。 “如果您是以叔伯的身份問我。” “那么今后的大明,侄兒必將仗著姐夫的的關系執政治國,獨斷專行,乃至權傾朝野。” “甚至于,我與姐夫還有可能因為彼此政見的不同而內斗。” “我不確定姐夫最后會變成怎樣的皇帝。” “但依照我和姐夫的姻親,最壞最壞,我應該還能留下一條命來,舉家流放到海外,當個土皇帝。” 老朱面露猶豫。 這種兩難之局,按照他的性格,就該無腦選擇第一個。 因為在他看來,如今的朝廷最缺的就是這種恪守本分的臣子表率了。 尤其常升還這么才華橫溢。 可按照常升一貫的尿性,他幾乎能夠肯定后者才是對大明更好的選擇。 可這要付出的代價。 偏偏就是咱重新授予常升他好不容易才集中起來的治國之權。 這就讓他很難受了。 “這與你要做什么有和關聯?” “關聯大了。” 常升昂起頭,頭一回吐露出自己的雄心壯志:“侄兒之愿,是將大明打造成如漢唐一般,烙進漢人血脈記憶的強王朝,讓人們一提起盛世,就如同提起封狼居胥,萬國來朝聯想起漢唐一般,聯想起大明。” “侄兒提此問。” “就是想要知道,您愿不愿意為了大明的強盛讓皇權作出一些讓步。” “甚至,限制部分皇權!” “好膽!” “你當真以為咱不敢殺你不成。” 老朱雙目圓瞪。 作為一名將權力視作禁臠,甚至不惜為了集權接連掀起株連血案的皇帝。 常升的話,無疑觸及了他的逆鱗。 要不是馬皇后及時拉住了他的衣袖,只怕老朱這會兒已經把刀架到常升的脖子上了。 “這便是為什么我至今不愿進入朝堂的原因。” 常升依舊梗著脖子,面無畏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