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4章 貓膩,閱卷-《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第(2/3)頁

    快速安置安撫遷民之策。

    這個問題怎么可能有定論,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全看負責遷置撫民主官的手腕。

    所以到頭來,唯一有回答價值的,還是北方新收復之地治理的問題。

    一個穩定的大明,顯然更加適合他未來操盤發揮。

    于是乎,常升還是揮筆寫下了三個字——定北策。

    論對失地的收復治理的標桿,不吹不黑,還得看后世的子弟兵。

    而他們為何能夠快速接收失地?

    是依靠鐵一般的紀律?

    充足的物資保障?

    還是和人民打成一片?

    歸根到底還是三個字——得民心。

    所以,常升破題的核心就是民心。

    以前元欺壓百姓已久為引,反問為何大明驅除韃虜,改換新天,減免賦稅,與民休養,為何依舊不得人心,引得百姓暴亂頻頻?

    其緣由有四。

    其一,前元倒了,治理北方的官員卻仍是那些。

    他們依舊在當地勾連相聲,欺壓百姓,使大明的明政難以落成。

    其二,百姓依舊困苦。

    他們蒙昧無知,視聽閉塞,甚至未必知道前元和大明有什么區別,大多數人覺得不過是換了一個皇帝,重新從他們身上盤剝糧食和賦稅罷了,即便受了欺壓,甚至也不知道該去何處,找何人為他們主持公道。

    其三,后勤保障的缺失。

    新收復的失地滿目瘡痍,不僅僅只是糧草,布匹。醫師醫藥,學社先生,鄉長甲長,道路驛站,都時刻影響著北地百姓的生存質量。

    其四,武力震懾的不足。

    北地新復,任有不少在前朝欺壓百姓得利的地主鄉紳思念前朝。因人手不足,他們往往與被篩選出來的前元官員相互勾結,繼續作亂。

    所以,欲治理北方,須得先治理這四處頑疾。

    朝廷大可以從征戰多年的老兵和傷兵中,篩選出一批忠于大明的士卒遷至北方,賞賜田畝,使其成群結隊發配鄉里,取代甲長鄉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汨罗市| 凤城市| 江阴市| 巧家县| 玉门市| 三河市| 新昌县| 商丘市| 涡阳县| 祁阳县| 和硕县| 武强县| 安顺市| 察隅县| 白玉县| 忻城县| 麻江县| 马尔康县| 康定县| 建始县| 荥阳市| 济源市| 黄山市| 贞丰县| 南雄市| 巴彦淖尔市| 太仆寺旗| 响水县| 凤阳县| 武宣县| 江阴市| 冷水江市| 商洛市| 富阳市| 海南省| 蒲城县| 和顺县| 佳木斯市| 丰顺县| 武安市| 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