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明江山,無憂矣。” “呼哧,呼哧。” 當聽見老朱這最后一句,常升頓時聽到四周少年郎們的呼吸聲都瞬間粗重了幾分。 眼珠子都要紅了。 常升微微搖頭。 這老朱,真特么是缺大德了。 眼前這幫少年郎正是年少輕狂,渴望證明自己的年紀。 還是老朱這個頂級偶像給他們打雞血。 別說什么大校場了。 就是現在真上了戰場,只要給他們一人一把刀,他們這會都能嗷嗷的給老朱砍人去。 這要是丟到后世,老朱起碼也是一個資深的成功學大師啊。 看著臺下少年的反應。 老朱嘴角升起一個隱晦的弧度。 在收攏了一大批勛貴子弟的崇拜后,他也不忘轉身,借機對看臺上的文臣武將,淮西勛貴敲打一二。 “從今年起,咱希望只要大明還存在一年,沙場校閱,就應操辦一年。” “但是咱不希望,今日的盛景只是曇花一現。” “所以,咱也要定下幾個沙場校閱的規矩。” “其一,就是沙場校閱的取人標準。” “縱使日后沙場校閱一個不取,也不希望有濫竽充數之人,借著關系,踩著沙場校閱的踏板混跡軍中,濫竽充數。” “今日大明的開國元勛,文臣武將大多在此。” “你們都是今日的評審。” “咱希望你們擦亮眼睛,給咱挑出真正的好苗子來,為后世訂立標準。” 這話一出,看臺上的許多勛貴和文臣武將頓時犯了難。 你說老朱這招多損吧。 先是杜絕了暗箱操作的流言,不給他們一會為不滿意的成績喊冤的機會, 反手又給勛貴和文臣武將挖了一個大坑。 誰要是把標準定的高了吧,分分鐘得罪一大幫人,還給自己的后輩埋雷,可誰要是不嚴格挑選,老朱的屠刀可就在他們腦袋上懸著呢。 老朱可不管那么多。 看著他們一張張難受的臉,繼續宣布后面的規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