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萬歷1592》


    第(3/3)頁

    古人也不是傻子,雖然受到天人感應思想的鉗制,但是也并非全部都是坐以待斃,唐宋印刷技術發展以來,留存于紙面上的治蝗技巧非常之多,今天人們耳熟能詳的治蝗方略古籍上都有記載。

    但是一來國家動員力不夠,官員執行力不夠,百姓理解不深,難以形成足夠的治蝗力量,難以對蝗蟲生長區進行徹底的掃蕩以防止蝗蟲災害。

    所以每當蝗蟲長出翅膀開始肆虐的時候,人們只能坐以待斃,看著那鋪天蓋地的蝗蟲吃光自己的莊稼,除了拜佛和流淚,什么也做不到,然后一批一批的餓死。

    蕭如薰在派人做氣候變動考察的同時,也派了相當一批干練的年輕官員從庫房里調出歷年來治蝗的書籍,從中找到治理蝗蟲的方法,并且搜集蝗蟲發生的規律和主要發生地,以及主要肆虐地點。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治蝗小組總結出了蝗災易發生的地點、時間和規律。

    他們總結出,蝗災往往大規模爆發于大旱之后,爆發點多在黃河中下游區域,遠多于長江流域和長江以南的爆發數,爆發時間一般在五月至八月最猖獗,也就是夏秋之間。

    夏蝗以農歷五月中至六月上旬最盛,秋蝗以農歷八月上中旬為最盛,農歷六七月是夏秋蝗災并發的時期,它們很精明,在作物長勢最茂盛和快要豐收的時候誕生,將百姓一年的心血和口糧吃得干干凈凈,揚長而去。

    蝗蟲吃的不是農作物,吃的是人。

    治蝗小組進一步總結出,蝗災的分布以黃河下游為最多,尤其是河北、山東、河南三省,華中以南,蝗災漸少,到了東南沿海,幾乎沒有。

    古籍上記載旱極而蝗,治蝗小組因而認為蝗蟲需要在比較干旱的環境下生長成災,雨量充沛氣候濕潤的地方反而不適合蝗蟲的生長,所以黃河流域每次干旱之后屢遭蝗災。

    古籍上還記載蝗蟲在土壤里由幼蟲生長為蝻,又從蝻變為蝗,所以治蝗小組認為蝗蟲應當是把蟲卵產在土壤里生長,喜歡干旱,冬春不長夏秋長,所以性喜溫暖。

    換言之,一旦某一地區出現了嚴重的旱災,那么第二年很有可能會出現蝗災,蝗蟲會在那里生長,長成之后率先吃掉那里的莊稼,然后轉戰各地。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南县| 德江县| 安福县| 兴文县| 小金县| 德清县| 峨山| 百色市| 清河县| 台山市| 玉屏| 拜泉县| 增城市| 青海省| 石家庄市| 博罗县| 汤原县| 禹州市| 海兴县| 汾西县| 浮梁县| 上高县| 巴林左旗| 揭西县| 楚雄市| 昭觉县| 新乡市| 盐城市| 泗阳县| 吴旗县| 长沙市| 同江市| 通江县| 九龙城区| 温泉县| 揭阳市| 河西区| 聂拉木县| 长沙市| 同心县| 句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