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西北方面的軍糧少部分是關中自給,但是關中糧食產量連年下降,土地兼并嚴重,早已無法供給軍用,所以軍糧大部分由蜀中提供,現在漢中被占據,蜀中糧道斷絕,李汶要是不來進攻的話遲早餓死。 李汶進兵的最好道路就是兩條,一條是走連云棧道,從寶雞南下進攻漢中,這條道路是洪武二十五年重修大修的,北段連接陳倉古道,整修相對較好,也相對利于大部隊進兵,所以這條道路是一定的。 另一條道路應該就是祁山道了,從固原派兵抵達天水很近,當初諸葛亮北伐進兵天水的道路,這里有水路,利于運糧,利于運兵,也是可以選擇的道路。 蜀道難行,十萬大軍很難同時走一條道路,兵分兩路或三路的可能性極大,而李汶可能也會擔心劉綎和麻威會重走諸葛亮出祁山的戰略,主動出擊,把天水當作突破點,越過秦嶺走渭水東進關中平原,實現對寶雞的猛攻。 所以李汶肯定會將自己手下的兵馬分別派駐到寶雞和天水,通過渭水河流將西安和寶雞還有天水的兵馬連成一線,形成一條穩固的防線,從而首先實現穩穩的不敗的局面,然后準備進攻。 以漢中現在的態勢來看,李汶只要這樣做,那就沒錯。 只要西安、天水和寶雞這三方面被李汶駐軍死死壓制住,那么在優勢兵力的威脅之下,劉綎和麻威的進路其實也就是被阻斷了,正面進攻的話,無論怎么走都不占優勢。 相反,李汶要是進兵的話,卻占據主動,完全可以兵分兩路進攻漢中。 蜀道難行這一點一直到如今也沒有什么改進,擺在劉綎和麻威眼前的道路和當初諸葛亮面對的情況沒什么區別。 唯一有區別的就是局勢,天下大勢在蕭如薰,蜀中糧道也在蕭如薰,李汶現在比劉綎和麻威要急切的多,因為他沒有多少糧食可供揮霍了,而劉綎和麻威卻有大量的糧食。 李汶必須進攻,不然的話就沒有活路,而且他沒有援軍,這是最有利于劉綎和麻威的,劉綎和麻威不需要主動出擊也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思來想去,兩人逐漸改變了看法。 “要不然,咱們就以逸待勞吧!先不要主動出擊,反正李汶為了糧食肯定會打過來,他手上有優勢兵力,沒必要怕咱們,肯定會打過來,咱們就是守在漢中,以逸待勞,在漢中吃掉他!” 劉綎摸了摸腦袋,提出了這樣的看法。 麻威看了看劉綎。 “這倒也是個不錯的主意,咱們主動出擊的話難度太大了,在秦嶺大山里,防守永遠比進攻容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