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蕭如薰只一句話,鎮南軍諸將立刻齊齊跪下,齊聲喝道:“愿隨大帥討逆!” 以蕭如薰在鎮南軍中的威望,鎮南軍唯蕭如薰馬首是瞻,對他的命令絕對遵從。 更遑論眼下生死存亡之際,若是不跟隨蕭如薰北伐,以沈一貫對待京師鎮南軍的手段,可想而知大家都會有什么下場,那必然是一個死字。 鎮南軍中的主力都是北方難民來緬甸求生存之后參軍的,元從派系則是跟隨蕭如薰從北打到南,近乎是家將的角色,對蕭如薰的忠誠度極高,蕭如薰一聲令下,命令立刻就能貫徹到每一名士兵。 諸將決定戰斗,蕭如薰便讓陳龍正主筆,寫了一份討逆檄文。 檄文中將沈一貫陰謀發動政變的丑事添油加醋的敘述一遍,將主要從犯諸如蕭大亨、楊一魁等人所干的事情也給添油加醋的敘述一遍,極盡所能將沈一貫描寫為十惡不赦的國賊,然后說明蕭如薰要奉天討逆,北伐國賊。 陳龍正一邊抹冷汗一邊寫,寫完之后蕭如薰看了一下,又自己動筆將這份檄文改寫成了一份通俗易懂的淺顯白話文。 陳龍正版本的檄文是要用來告知周邊藩屬國的,蕭如薰要讓這些藩屬國開始站隊,到底是站在沈一貫那邊還是自己這邊。 蕭如薰不指望他們站在自己這邊,但是當他北伐的時候,他不希望后院起火,所以至少,要讓他們保持中立,若是敢做小動作,他不介意北伐的路上順手滅掉幾個小國立立威。 當然,最要關注的還是暹羅王納瑞軒,兩人曾經并肩作戰過,關系也還可以,但是如果納瑞軒要站在沈一貫那邊,蕭如薰還是會覺得頭疼的。 要把納瑞軒綁上自己的戰車,不一定要他出動軍隊,但是他也別想獨善其身。 而白話文檄文是用來煽動緬甸鎮下轄民眾的,里面還添加了諸如沈一貫揚言緬甸鎮是叛鎮,要毀掉緬甸鎮和屠戮緬甸鎮民眾的內容,極盡危言聳聽之能。 蕭如薰要用這份檄文煽動緬甸鎮民眾同仇敵愾的戰斗意識,促使他們踴躍參軍保護蕭如薰,也保護他們自己的美好生活。 這份檄文只是第一版,等正式進軍到大明內地的時候,還有第二版,或許還有第三版,每一版都要有新的爆料出來,蕭如薰要把那些士紳的假面徹底擊碎。 檄文寫好,蕭如薰立刻安排人散布出去,派識字的人到大街上去喊,不管識字不識字的,都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知道這件事情。 然后蕭如薰下令步軍四大營和騎軍兩營做好擴軍的準備工作,準備至少將現有的五萬軍隊擴充到十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