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是一份值得駱思恭這般見過大風大浪的人手抖的書信嗎? 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那是一份十分完備的估值一百萬兩白銀的抄家報告書。 以及十張一萬兩白銀的銀票。 駱思恭這才知道什么叫做大佬,什么叫做壕氣萬丈。 什么叫做真正的大老虎,什么又是無足輕重的小魚小蝦。 比起沈一貫,楊俊民又算什么呢? 日薄西山的晉系又算什么呢? 出手十萬,這肯定不是沈閣老的身家,因為沈閣老出身江浙之地,那里可是豪商士紳的聚居之所,隨便一家商戶都能出手萬兩白銀,沈閣老的背后,可是能和晉系掰一掰腕子的江浙派系啊! 駱思恭是個識時務的人,否則也不會在普遍聲名狼藉的錦衣衛指揮使們當中留下一個還算不錯的名聲,總而言之,配合皇帝和宦官的指揮使都是聲名狼藉,那么聲名不狼藉的,自然就是配合文官的了。 對于錦衣衛指揮使這個要緊的職務,文官們當然不敢怠慢,他們沒有提拔用人的權力,因為這是皇帝親軍,但是他們有的是手段,有的是方法,論及政治斗爭,大明朝的大佬們每一個都是天下奇才。 駱思恭自然知道這銀子不是那么好拿的,一個不好,被這銀子燙了手,說理兒都沒地方說去。 倒也不是他不忠誠于皇帝,他自認為他有為皇帝盡忠職守的決心和意志,只是他覺得,如果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皇帝,就不能算在盡忠職守的范疇之內了。 鬼知道這個事情暴露之后自己還有沒有活路?皇帝倒沒什么,自己就慘了,不是嗎? 張鯨那個老閹豎只會更明白這一點,畢竟馮保就是被他搞掉的。 我是為了盡忠職守,我是為了讓皇帝安安穩穩地做皇帝,讓大明朝上下和諧,不要發生一些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所以說,我這樣做,絕對是為了皇帝,為了大明。 駱思恭就這樣說服了自己,然后,面帶微笑的將這個信封收到了自己的內衣口袋當中。 “沈閣老謬贊了,同殿為臣,大家只是各自出力,為陛下做事,為大明朝盡忠而已,這些小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這一百萬兩銀子的贓款,下官一定會如實匯報給陛下。” 駱思恭的聲音四平八穩,聽的出來,他的內心很平靜。 沈一貫不由得感嘆道——這是一個可造之才。 在平定晉系的同時,沈一貫深刻的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他知道自己是個文官,知道自己是個手腳不干凈一查一大堆問題的道德偽君子,但是這并不妨礙他為大明“盡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