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蕭如薰笑了笑:“夠了,銷魂一夜,已經(jīng)夠了,明日就要拔營,今夜還是睡個好覺吧,將士們要玩就玩玩,不過,最好還是在三更天之前結(jié)束,讓將士們有足夠的時間睡覺。” 李如松點了點頭。 “是,我明白了。” 蕭如薰拍了拍李如松的肩膀,便帶著親兵離開了遼東軍大營。 李如松站在大營門口望著蕭如薰的背影,看了一會兒,才轉(zhuǎn)身回到軍營里面。 蕭如薰進步得太快了,已經(jīng)將他遠遠甩在了身后,他甚至已經(jīng)看不清楚蕭如薰以后會走什么樣的路了。 他又想起了李成梁對他說的話,但是,顯然,眼下,他是不會這樣去做的。 蕭如薰離開遼東軍大營之后,便往火頭軍營而去,行軍打仗他最在意的事情里面,排第一的是情報,排第二的便是這后勤,之后才是其他的事情。 后勤搞不好,讓士兵餓肚子,那再好打的仗也要完蛋,鎮(zhèn)南軍里的火頭軍也是專門訓練出來的,全是心理素質(zhì)強大的老兵,精通各種做飯技巧,尤其擅長火線做飯。 前方還正在激烈的打仗,到了飯點,他們依然穩(wěn)穩(wěn)的做飯,就地取材就地埋鍋造飯,等大軍回來之后,疲憊不堪饑腸轆轆,卻可以立刻吃到一口熱飯,這就是鎮(zhèn)南軍的火頭軍。 而眼下,鑒于個軍的火頭軍在專業(yè)技巧上都遠遠不如鎮(zhèn)南軍的老火頭們,于是蕭如薰就下令把全軍的火頭軍都集中在一起交給鎮(zhèn)南軍的老火頭指揮訓練,在山西的時候,就沒有一次誤過飯點。 蕭如薰帶著親兵來到火頭軍營地的時候,那火頭軍營地上空遠遠望去就像是個蒸籠一樣冒著大量的水蒸氣,感覺整個營地就是籠屜,正在蒸煮著美味的食物,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如此。 古代軍糧是最不注重口感最注重方便儲存和易于攜帶的軍糧,和現(xiàn)代物質(zhì)生產(chǎn)極大豐富的情況下同時兼顧味道和攜帶不同,古代軍糧純粹就是為了填肚子,和美味兩個字根本沒有任何關(guān)系。 唐宋以前中國軍隊的糧食主要是稠菜粥,唐宋以后軍隊開始用米面做主食,而燒餅這一類廣為人知的軍糧則到了明朝得到更新發(fā)展。 明軍為可以在山區(qū)林地,長途追擊敵人,將圓餅以炭火烤炙,酥脆咸香,中戳小孔,以繩串之,方便士兵攜帶食用,這就是明朝的壓縮餅干。 明軍還有一種做法是以一石大米做成干米飯運輸,吃的時候,用熱水泡飯就可以食用,這就是水泡飯,也可以稱之為明朝的方便面,明軍野戰(zhàn)副食為把三升豉摻以五升鹽搗碎如泥狀,捻作成餅狀曝曬干,要食用時剝一塊棗核食用,以代替醬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