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關心受傷老兵。 蕭如薰這樣的思想在自己的軍隊里廣泛傳播,他經常教育軍官要及時將受傷士兵送到軍醫手上治療,要關愛受傷老兵,不要把受傷老兵當作累贅,并且屢次懲處虐待受傷老兵的軍官。 這成為士兵敬愛蕭如薰,愿意聽從他的號令的主要因素。 而這樣的名聲也隨著朝鮮之戰結束,大量軍隊回歸原駐地而得以廣泛傳播,很多派系的軍隊都知道有一位愛護士卒生命不做沒有必要的犧牲的蕭將軍,跟著蕭將軍打仗,生命有保障。 蕭如薰十分在意軍醫體系的建立是老兵生存率冠絕大明軍隊的一個重要因素,此次北上,蕭如薰沒帶多少軍隊,卻帶了隨行軍醫三十人。 每個軍醫配備三個學徒助手,等于蕭如薰有一只一百二十人的成熟醫療團隊,這樣的醫療團隊在鎮南軍中有五支,是蕭如薰重點扶持培養的,也是吃軍費的大頭。 接著在京城補充了一大批藥材,強行綁來了一批善治刀劍創傷的大夫一起隨軍,加在一起,蕭如薰有一百五十人左右的醫療團隊給士兵治傷。 順便說一句,那些大夫一開始是拒絕的,一副傲嬌臉,不過蕭如薰只是在他們面前拔刀秀了一下,他們就口嫌體正直的跟來了,現在正在這個醫療團隊的大家庭內快樂的工作著。 輕傷士卒得到了妥善的重新包扎,重傷士兵經過診斷之后,基本上沒有繼續留在這里的必要,尤其蕭如薰之后打算繼續進軍,帶著他們實在沒有必要,也不忍他們自生自滅。 于是經過和軍醫的商議之后,大約兩千五六百重傷士兵被緊急包扎之后,蕭如薰直接下令遼東騎兵分出五百人,準備大馬車,護送這些士兵在大軍擊破蒙古騎兵進軍之前回到京城妥善安置。 這個舉措是讓京營兵們徹底改變對蕭如薰的態度,并且愿意繼續戰斗的殺手锏。 沒有一個士兵希望戰死,但是沒有一個士兵敢說自己不會戰死。 跟著一個強大的將軍打仗生存率固然高一些,但是如果強大的將軍還關懷他們的生命,他們會更加開心,更加愿意為將軍戰斗。 眼看著那些原本只能在絕望中等死的重傷戰友得到妥善的治療之后被送回京城,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席卷了京營兵們的內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