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 萬歷二十二年年末-《萬歷1592》
第(2/3)頁
上天賦予的熱土,只需勤勞肯干,就絕對不會餓死的所在。
在來自關中的逃難老農們的解釋之下,蕭如薰知道他們的心中是如何的嫉恨這片土地不是他們的家鄉,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就不用背井離鄉來到這里了,然而,事實已經如此,就不要再做過多的強求,能夠在這里定居繁衍,未嘗不是一件讓人歡喜的事情,除了悶熱的氣候讓他們不太適應之外,一切都還好。
慢慢的,他們也會適應這里的氣候,子孫后代也會習慣這里的生活,他們將在這里扎根,生活,繁衍,永遠的居住在這里,一如之前的數百年,他們居住在關中那片土地上一樣。
土豆暫且不說,目前在緬甸能種植土豆的地方也只有北部山區,而且要到緬甸的冬季,溫度稍微低一些的時候,一個冬天大概能生長出來一批,至于其他的時候,水稻和玉米真的足夠了,十幾萬人根本吃不掉這些高產作物,到時候還有富余,蕭如薰甚至還能暗地里安排商戶去售賣多余的糧食。
一邊種著一邊開墾荒地,一邊修筑城池和房屋,整個萬歷二十二年的下半年,緬甸鎮就在這樣的熱火朝天的氛圍下飛速發展,漢人用自己固有的勤勞和肯干,將這片蠻荒之地漸漸的打造成自己夢中理想的家園。
袁黃成為了蕭如薰依賴的政務大管家,因為除了蕭如薰自己,他手下的人里面只有袁黃有處理政務的經驗和能力,蕭如薰還要監管軍隊,到處外出,管理日常事務,沒有太多的時間統籌安排,因此這些事情只能落在袁了凡先生的身上,六十歲的老人家每天從早上一睜眼就開始做事,一直到子時才入睡。
蕭如薰屢次勸解袁黃稍微讓自己輕松一點,他可以協助處理更多的事情,但是袁黃總是說——你去外面看著他們,和他們同甘共苦,樹立威信,不要幾年,這里的人和土地就都是你的了,那些大老爺不要,你不能不要,這是你的立身之本,將來,還要靠著這里去實現吾輩的理想!
蕭如薰被袁黃趕出了政務所,但又十分擔心袁黃的身體,便從軍中還有逃難的民眾里面選了十個識字會寫字的人,讓他們專門負責給袁黃打下手,袁黃勞累的時候,就口述,讓他們記錄,多少減輕一點負擔。
袁黃寫了二十多封信寄回了老家,希望可以請到老家的那些自己熟識的朋友伙伴南下緬甸相助他,相助蕭如薰,可一個月過去了,除了一名學生陳龍正寄信過來說不日即將抵達緬甸相助袁黃之外,只有袁黃的妻子和兒子袁儼回復信件說會來,除此之外,再無一人回復。
袁黃為此還覺得非常對不住蕭如薰,說自己聲名在外多年,結交好友無數,到頭來,卻連一個肯共患難的知交都沒有,真是時窮節乃見啊!
蕭如薰握住了袁黃的手,說——當今時節,士大夫操守之低下,欲望之貪婪,行為之無恥,他遍觀史書,只有北宋末可以與之對應,但是,即使是現在這個時候,也依然有了凡公這樣的士人存在,只要有,就意味著還有希望,如果完全沒有,那么士大夫這個階層也就徹底的廢掉了,無可救藥了。
當今時節,緬甸鎮一窮二白,五千士卒,十萬漢民,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愿意錦上添花者多,愿意雪中送炭者少,袁黃能有愿意雪中送炭的弟子,能有不計危險前來會合的妻子和兒子,那還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
另外,蕭如薰也覺得讓袁黃的兒子袁儼過來這里是否不太好。
袁儼也是士子,也需要進學讀書,而緬甸鎮可沒有士子的名額,甚至還沒有將這里的人編入民戶,那是三年以后的事情,若是袁家遷移過來,袁儼可就很難回去讀書考試了,在鎮南侯府,蕭如薰倒是可以安排侯府官員,但是對于士子們來說,這是完全不放在眼里的官位。
可以到這里來的士子,都是理想大于實際的人,愿意踐行理想超過實際的人,袁黃六十多歲了,早就過了熱衷功名的時候,但是袁儼還年輕,還沒有袁黃的境界才是,這樣對袁儼似乎不太好。
袁黃搖搖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省|
巴中市|
汝南县|
星子县|
伊吾县|
徐水县|
二连浩特市|
海门市|
韶关市|
钟山县|
治县。|
江西省|
金门县|
界首市|
射阳县|
德令哈市|
托克逊县|
银川市|
阳朔县|
德化县|
新河县|
贵德县|
绍兴市|
青海省|
东方市|
义马市|
饶河县|
大厂|
会昌县|
游戏|
商河县|
内江市|
嫩江县|
垦利县|
渝中区|
新巴尔虎右旗|
丹寨县|
南阳市|
大埔县|
毕节市|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