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又想起兩個詞語,一個叫“言傳身教”,另一個叫“耳濡目染”。還有一句話—— 性相近,習相遠。 這個叫于燼的青年淡淡的嗤笑了一聲,是他覺得這些頑童的話荒誕不經?還是他已對這種無端的惡意和侮辱習以為常…… 于燼低下頭,望著水中自己的倒影——他頭戴草帽,身穿粗布褐衣,完全一副尋常中原莊稼漢的打扮,可是方正的臉龐上,高鼻深目、五官深邃、棱角突出,分明是一副荒狼人的長相。而他天生帶著堅毅的眼眸中,偶有氣勢流轉,讓人望而生畏,更堅定了某些人心中“蠻夷、兇狠、無惡不作”的印像…… 于燼看著倒影中自己的雙眸,里面帶著迷惘和隱藏極深的悲戚……這一瞬間,他竟奇異的感覺到,水中的軀殼仍是自己的,可那對眸子卻屬于另一個人,與自己截然不同,捉摸不透…… “殺,快殺了這些臭小孩!”一道乖戾邪惡的聲音自耳邊突然響起。 于燼卻充耳不聞,似乎是習以為常似的,只是對著水中的自己搖了搖頭。 于燼起身向家走去,一路上碰見了不少從田間歸來的村民,可是眾人都對他避之不及,唯有寥寥幾人與他極其簡短的打聲招呼,這其中包括二娃的父母。 于燼到家了,一座外觀十分普通的農舍,僅有的一些特點便是,院中有一個老舊的木人樁,堂屋內高懸一塊兒匾額,上書“以武載道”。 于燼左足剛踏入門檻,忽然一根竹棒便攜挾裹著勁風向他襲來! 竹棒作刀砍下盤狀,狠狠的斬向于燼的左腳足脛,于燼想也不想,右腳立即邁入跟進,隨后狠狠的對著突如其來的竹棒踢了過去。 那暗中襲擊之人不待招式用老,揮棒上撩,斬向于燼胯間,這一招若是中實了,擊中下身要害,縱使竹棒輕盈無鋒,于燼也會立即受重傷。 于燼的右手動了,極其沉穩的抓向斬來的竹棒,這一式,與方才抓住牛角的一招別無二致。 “哼!”暗中襲擊之人冷喝一聲,收回了竹棒,于燼這一抓便落了空。 于燼立即騰騰向旁連退數步,自地上拾起了一把雁翎刀,“噌!”的一聲,刀已出鞘,而此時那竹棒也連斬帶削的攻到了眼前。 于燼將刀法施展開來,刀刀巧妙,可是那竹棒招式變化卻更勝一籌,總能避開刀鋒,敲擊在刀身的背部或側面,將于燼凌厲的攻勢消弭于無形。 連斗四十余招,二人都未傷到對方,算是斗了個勢均力敵,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于燼的刀勢逐漸被竹棒引偏,只需再過數招,對方就能尋得他的破綻。 果然,那竹棒在于燼的刀光中插了進來,狠狠的斬向于燼手腕,與此同時,襲擊者蒼老的聲音喝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