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是盡管拓跋逐鹿加重了力道,卻感覺那柄劍好似鑄在對方手中似的,無法再進一絲一毫,而自己加注的力道,就如泥牛入海一般,傳至劍尖處就了無蹤影了。
于是拓跋逐鹿便停止了發力,抬頭向那只手的主人看去——只見來人身材中等,被一襲黑衣掩蓋的身軀顯得略微有些發胖,他蒙著臉,看不清面容及表情,只從眼洞中射出一股冷冷的目光與拓跋逐鹿對視。
拓跋逐鹿見來人古怪,略一用力,就將長劍從對方手中拔了出來——這倒是令他感到有些意外,畢竟方才前刺的時候,對方展露的力量,足以在此刻他回奪長劍之時,將長劍牢牢鉗住。
但那人并沒有這樣做,而是輕輕的放開了捏住的劍尖,仍由拓跋逐鹿將長劍收回。
拓跋逐鹿收回劍后,心下不由得開始思恃——自己之前一直未曾發現此人,要么是這人早就躲在了這兒,要么是這人剛剛進屋時身法極快,快到自己無法察覺。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那以這人手掌上的功夫,若在自己不備之時給自己一掌,自己早已身受重傷了,可是此人并沒有這么做,甚至在鉗制住自己長劍后,都未曾還擊,反而任由自己收回,著實的古怪,不知是敵是友。
于是便開口問道:“你是誰?”而這個蒙面黑衣人卻像是沒聽到拓跋逐鹿的詢問似的,自顧自地開始轉頭打量四周——他先是看了看倒地接近昏迷、渾身浴血、面部腫脹、狼狽不堪的龍漢,隨后鼻中輕哼了一聲;然后又看了看因為方才拓跋逐鹿與龍漢戰斗而一片狼藉的屋內;最后又轉頭,宛如利刃一般犀利的目光,從上到下的打量了一番拓跋逐鹿,然后幾不可察的點了點頭。
蒙面黑衣人終于開口了,不是回答拓跋逐鹿的詢問,而是對著地下的龍漢,居高臨下的說道:“起來吧。”龍漢本來已經準備閉目赴死,忽地感到近在咫尺的劍鋒離開了自己的脖頸,正自迷蒙之際,又聽見一句
“起來吧”,這才反應過來,己方的救兵到了,自己自鬼門關走了一遭,卻在最后一刻撿回了性命,于是心下暗自僥幸,手撐著墻壁,勉強的直起身,可是耳中嗡嗡,斷臂之處劇痛,卻實在是無法站起身來了。
待到直起身子看清了救下自己的人,辨明了那黑衣蒙面人的身份,龍漢這才如釋重負,長出了口氣,然后開口道:“天尊,我……”
“收聲。”,蒙面黑衣人打斷了他的話,然后冷冷的說道:“主上命你隨我辦事,你卻半途脫離,想獨自先遣立功,我并未責怪于你。可是眼下,你卻險些栽在這個只有十四歲的少年手里,若非方才我聽見你臨死前寧愿死去也不泄露秘密,還算沒有丟了根本,我斷然不會出手,只任由他殺了你這個好大喜功的酒囊飯袋。”龍漢自知這
“得對,這次襲殺,己方在暗、拓跋逐鹿在明,己有了天時;而提前好幾日,己方人馬就已抵達了這里,洞悉了此間地形,以逸待勞,又占了地利;自己的武藝又決計不比拓跋逐鹿稍遜,甚至還略強幾分,人和也齊全了。可偏偏就是在天時地利人和都不缺的情況下,自己的這次襲殺卻險些以自己斃命而結束。因此天尊罵自己
“好大喜功”、
“酒囊飯袋”,倒也在情理之中。于是龍漢默默的閉上了嘴,低頭不語,就連眼神都不敢與天尊相觸。
而一旁的拓跋逐鹿卻一頭霧水——因為這個蒙面黑衣人與龍漢對話時用的乃是中原話,而拓跋逐鹿雖幼時曾纏著母親納蘭玲瓏教過自己幾句中原話,可是略微長大些后,便修習武藝,再到后面參軍。
多年以來一直生活在荒狼,未曾說過幾句中原話,唯一懂得的中原話便是自幼母親教授的
“我你他”、
“拓跋納蘭”等簡單的幾個詞匯以及后來在秦荒大戰時學會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