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另外他還要考慮到留下那些紅薯的生意,左右衡量過后,夫妻倆決定只要產量達到三千斤每畝,給官府的價格就定在二十文一斤。m.gΟиЪ.ōΓG 別小看只有二十文每斤,十萬斤的紅薯在農民的眼中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要知道,這個時代最值錢的豬肉每斤才只有十七八文。 這也就是賣給官府,普通百姓還是消費不起。 “妹夫,紅薯種子我和你九嫂已經商量過了,因為是第一年出產,還要照顧一下家里的紅薯生意,因此價格不能少于每斤二十文。” 十萬斤紅薯就是兩千兩白銀。 這些銀子對于墨玖曄夫妻倆來說根本就不算什么,他們本身也沒指望著種地能夠賺多少銀子。 不過,看在別人眼里就大大的不一樣了。 尤其是那些一輩子都在地里刨食的村民們,他們雖然計算的慢,可幾個人湊在一起一研究,也清楚了這些紅薯的價值。 還不待孟懷寧有什么反應,那些村民們已經徹底不淡定了。 “如果我沒算錯的話,官府征收的這些紅薯價值兩千兩吧?” “我算的數字和你一樣,也是兩千兩。” “天啊,墨家豈不是發財了?” “三十畝地的作物竟然能賣這么多銀子,這耕地若是放在咱們手里,別說兩千兩了,能剩下二兩銀子還得感謝老天爺賞臉呢!” “咱們當初就是膽子小,做什么事情都畏手畏腳的,以老九的大方勁兒,咱們要是開口在他這里買些種子,哪怕只種三畝地,是不是也有二百兩的收入。” 二百兩啊,二百兩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是什么概念? 那是他們一輩子都望塵莫及的…… 墨玖曄并沒有理會那些村民的議論,反正紅薯他與赫知冉已經貢獻出來了。 明年開春以后,他們是否能夠種植,就是孟懷寧這個縣太爺該去操心的事情。 墨玖曄見自己報出紅薯的價格后,孟懷寧遲遲沒有開口,以為他在銀錢上有困難。 “妹夫,衙門里沒有這么多銀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