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能在高速下刺中人然后順利撒手的選出1000人,可以湊成20隊,但皮洛士沒有這么多長槍給他們浪費。于是又比了一輪選出表現相對好的500人湊了10隊,這10隊是貝塔隊。 另外500人也湊了10隊,讓他們像馬其頓長矛手一樣把盾牌掛在脖子上雙手持槍,只要低速沖擊就行了,這是伽馬隊。 最后還有3000人啥也不行的,挑了能射箭的500人湊了10隊這些人就成了真的只能騷擾的輕騎兵了,好賴遠程攻擊比以前專業,不再那么像散兵游勇。剩下的就只能當輔助騎兵,皮洛士一想你們這么拉也別叫輔助騎兵了,就叫歐米伽隊吧,排最末的吊車尾。 這樣一來騎兵也算有了一個基本的進階體系。 什么時候有了好裝備,就優先從阿爾法隊開始往下裝備——在皮洛士眼里這些阿爾法隊的比那些不聽話重騎兵還靠譜,是將來的重點培養對象——起碼人家手長又能沖擊,你們這些拿短槍的重騎兵只能當近戰騎兵用! 不過重騎兵不聽話也不能放著不管,皮洛士硬逼著他們在馬身上掛了皮質或者亞麻制的一些輕型護甲。 此外還有多余的馬,皮洛士把騎馬步兵擴充到500人5個百人隊,這些人平時行軍作戰都是按步兵標準,只是多了四條腿可以緊急機動。 另外又搜刮了一些駱駝,將之前的近戰騎兵也擴充到500人5個百人隊。 駱駝在色薩利比較少見,這東西算是大型的駝畜,但只能在馬車不能通行的山區才有價值,而且養起來也很麻煩,所以不被色薩利牧民重視。 他們平時可以騎乘行軍,勉強可以和騎兵一起機動。駱駝雖然不能沖擊作戰,但是他們比一般戰馬高很多,而且可以披掛鎧甲,居高臨下作戰時對付普通騎兵時有相當的優勢。 皮洛士打算用彎刀或者反曲劍的給他們改造一些偃月刀之類長柄大刀,對付拿著短矛的騎兵就能更加游刃有余。 看著駱駝那兩個晃晃悠悠的駝峰,皮洛士就想起馬鞍和馬鐙。 想起馬鞍和馬鐙,皮洛士就想給自己一嘴巴。 他當初根本沒想過自己手下這么快就能掌握這么大一支騎兵隊伍,所以直到前段時間還暗搓搓的抱著敝帚自珍的念頭,就怕金手指被繼業者們學了去。 現在有了大隊騎兵了,卻不能給騎兵配上馬鐙。 因為要配馬鐙就得有馬鞍,不然馬勒得受不了。而現在人騎馬就是馬背上墊個墊子,作用是增加一點摩擦力,連馬鞍的雛形都算不上。 而要做馬鞍,卻不知道應該怎么搞。 后世正常的馬鞍得是拱橋形,一方面均勻的把壓力分布在馬背上,一方面要均勻的把壓力分布在人胯下。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除了外面包的皮子或者布,里面得有個非常怪異的結構支撐。 但皮洛士不知道這個結構怎么搞,用木頭試了幾次,結果木質的連接件承受不住這個應力;換成青銅的,青銅構件的關鍵位置也很快因為疲勞斷裂了;再換鐵的吧,實在舍不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