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綜合以上所有的推論,可以很容易地得出一個答案?!? “游客,才是封印展品的關鍵?!? “那么游客又是如何封印那些展品的呢?” “從當前博物館的游客守則和館長守則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游客和展品之間的交互,只有一個。那就是‘看’?!? “結合上面的所有分析,我可以得出之前的結論?!? “展品是某種詭物,擁有意識,會對人類或者詭物造成不可知的危害?!? “這些展品本身有某種能力,無法通過物理的方式被封印?!? “封印它們的最佳辦法,就是讓一堆人圍觀它們?!? 李光明教授的分析合情合理,大膽猜測,小心求證。陳少寒將軍等人點了點頭,都認可了這一番分析。 思路被打開,當即有其他的專家根據這些守則分析出了更多的信息。 “這些展品的危險性,很可能來自對人類意識或者身體的操控?!? “知道它們有問題的人越多,這些展品所能釋放的力量就越強,所能造成的破壞就越大?!? “這種猜測來源于兩點?!? “其一是館長守則最后一條規定,不要將展品有問題的消息告訴給游客,盡量讓游客不知道這些問題,安靜地參觀展品?!? “其二,游客守則中給每一項守則都編了一個解釋,希望能打消游客的疑慮。” “不想將展品有問題的消息告訴游客,但館長和員工明顯是知道展品的異常的?!? “綜上所述,知道展品有問題的人數數量必須在一個安全的范圍內,如果超過這個范圍,就可能引發不可知的后果?!? “我懷疑這會讓那些展品逃走。” 這種推斷同樣合乎情理,很多人都將這一點記錄下來。 陳少寒將軍長長地嘆了口氣,感嘆地說道:“知道的人越多,那些展品就越危險。” “要在控制知情人數的情況下封印那些展品,這博物館的工作可真不好做?!? “而且我們討論了半天,到現在都不清楚那些展品的危害到底是什么,它們是根據什么方式來給人類或者詭物造成危害的?” 李光明沉吟了一會兒道:“其實根據已有的信息,我們也能推斷出個大概?!? “這些展品很可能會侵占人的意識,干擾人的判斷,甚至直接附身在人類的身上?!? “被展品附身的人,最大的破綻就是不認識字,也不會寫字。” “之前的那位孫源和劉夢西的員工就是這種情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