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少年強則國強-《逆清1845》
第(1/3)頁
長洲營。
“殺!殺!殺!”
一群十三四歲的少年郎僅僅只是穿著一條褲衩,手中則握著一桿木質的燧發槍,上面先帶著一柄木質的刺刀,正在練習著刺刀格斗術。
一名教官則沉著臉望著少年郎,一只手握著木棍,嘴里的哨子不時響起——通常少年們的動作出現失誤,他就會上前狠狠一棒打過去。
少年們面孔曬得黝黑油亮,身體一改先前的瘦弱,變得十分壯實,而他們的眼睛里則是透著光,顯得極為有神。
“現在長洲營有四百多名孩童,其中超過十五歲的都送到了南洋去了,這還是經過了一輪挑選才留下來的......”
說話的正是負責長洲營的趙橫,他剛剛結束了在鴨脷洲的軍校生涯,便馬不停蹄地趕回了長洲營,正式承擔起了長洲營的訓練工作。
趙源輕輕嘆了一口氣,他當然知道這其中的緣由,之前由于他招募了許多流民前往南洋,自然也來了許多無家可歸的孤兒,他們無依無靠,如果就這么去婆羅州反而會很危險,于是趙源索性將他們留在了長洲營。
這么一來,長洲營的規模也迅速從過去的一百零八人,迅速擴充到了四百多人,這里外里的花費也驟然暴增了許多,最后還是擔心人太多過于顯眼,這才沒有繼續將這些可憐的孤兒安置在長洲營。
當然,趙源也不是白白地養著他們,長洲營的孩子們平日里除了進行訓練和學習以外,也會分批抽時間種地種菜,還會養一些雞鴨鵝,平日里還會組織出去打漁,總體而言也能勉強做到自力更生。
趙源看了一會少年們的訓練,忽然開口道:“誰是范若清?”
趙橫用手指向了前面一名少年,輕聲道:“那個就是。”
見趙源提起這個名字,趙橫并不覺得奇怪,因為這個少年郎堪稱長洲營文武第一,學習能力十分強,已經被趙橫推舉去讀第二期的黃埔軍校。
趙源點了點頭,一個其貌不揚的孩子,但是從他的動作中,可以看出他訓練得十分認真,動作完成得最為標準,也是少數還沒有挨打的少年。
“不錯,長洲營的意義就在于這里,他們雖然沒有了家,但是咱們給了他們一個家,至于將來他們想要從軍也好,還是做別的,都可以自己選擇。”
趙源輕聲道:“咱們因材施教是做不到,但是至少可以讓這些孩子能為自己活一回。”
趙橫沉默不語,他有些聽不明白趙源這番話,但是他也認同趙源的想法。
對于這些孩子們來說,這里已經是夢寐以求的家了。
等到白天的訓練結束后,所有長洲營的孩子們匯聚在一起,嚴格按照各班位置分排坐在地上,望著被圍在正中央的趙源。
經過了接近一年的文化教育課,目前大部分孩子已經掌握了基礎字詞,而且對于一些歷史典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趙源今天來給大家授課,并沒有講一些大道理,而是分享其了蘭芳戰爭中的細節。
“我要告訴大家一個道理,戰爭永遠是殘酷的。”
趙源緩緩看向眾人,道:“我不會跟你們說‘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因為對于大部分人而言,走向戰爭更接近的是死亡。”
眾人面面相覷,這一幕似乎與過去的教導不太一樣,過去通常都是講歷代的漢家英雄人物,比如岳飛、文天祥,比如霍去病、班超。
趙源沒有理會眼中的驚訝,只是輕聲道:“但是我要告訴你們,即便戰爭是殘酷的,可是有些仗,我們必須要打,有些犧牲,我們也一定需要學會承受。”
“因為現在不打,將來只會以十倍、百倍的方式償還回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都县|
巴里|
都江堰市|
南岸区|
葫芦岛市|
嵊泗县|
台北县|
恭城|
察哈|
漾濞|
正安县|
三台县|
霞浦县|
嘉善县|
安义县|
大连市|
横山县|
都江堰市|
浑源县|
罗平县|
十堰市|
宁德市|
渭南市|
将乐县|
扎鲁特旗|
清镇市|
三都|
武安市|
莱西市|
富平县|
稷山县|
宁津县|
德钦县|
荃湾区|
三穗县|
华宁县|
新邵县|
旬邑县|
百色市|
望谟县|
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