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8章 造炮約定-《逆清1845》


    第(1/3)頁

    賴恩爵,出身將門世家,祖父賴世超官至二品都尉,其父賴英揚任浙江淀海總兵,叔父賴信揚任福建廈門水師提督,就連弟弟賴恩祿也官至福建**鎮鎮臺,被譽為‘三代五將’,而賴恩爵正是在鴉片戰爭中屢立戰功,于道光二十三年升任廣東全省水師軍務提督。

    正因為如此,賴恩爵在廣東綠營里的威望極高,只需一句話,就不得不讓左翼鎮總兵徐望小心應對。

    不一會功夫,點兵過程宣告結束,實際人數與冊上人數并無差錯,徐望不由得松了一口氣。只要面子上過得去就行,就怕連面子上的人數都對不攏,那到時候這個賴黑子就有理由發火了。

    想到這里,徐望也在心中暗暗點頭,看來這個趙誠果真是一把做事的好手啊!

    原來,在趙誠還沒有上任副將之前,左翼鎮跟其他的綠營軍鎮一樣隨大流吃空餉,但是這并不能怪罪到某一個人的身上,因為綠營內吃空餉已經成為了人人皆知的潛規則,無論是誰來綠營為將,都只能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原因很簡單,從大清開國之初,綠營兵的糧餉一直都十分微薄,各鎮馬兵每月給餉銀1兩5錢,步兵1兩,后來進一步細化,也就是各鎮馬兵每月餉銀2兩,步兵1兩5錢,守兵1兩,另外馬兵、步兵、守兵每月給米3斗。

    沒錯,就這個標準大清愣是堅持了二百年,壓根就沒給綠營兵漲過一毛錢的工資。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普通的綠營守兵需要用每個月1兩銀子去養活一家人,不要說吃飽飯,喝西北風都得省著點,然而即便如此,朝廷還有“朋扣”、“公費”、“差費”等項目,需要從兵丁的餉銀里面再扣一部分。

    而發展到了后期,那些綠營將弁們也就不再顧忌吃香,直接開始虛報兵數冒領空餉,甚至到了康熙年間就已經變得非常嚴重,左都御史趙申喬還專門上了一封奏疏,聲稱‘將領們多吃空餉,以致于出現了‘冊上有兵,伍內無兵,紙上有餉,軍內無餉’的情況。’

    可能有人會認為,那士兵們的餉銀不夠花,那將領們的收入總算夠了吧。

    很意外的是,綠營高級將官的俸銀也少得可憐,就比如位居從一品的各省提督們,可謂權勢滔天,而他的收入也顯得有些凄慘,一年合法收入只有八十兩的俸銀,一百四十四兩薪銀子,再加上各類蔬菜燭炭銀和心紅紙張銀,整個加一塊也就六百兩銀子。

    至于像徐望這樣的總兵,收入還要再減一點,也就差不多五百兩。而像趙誠這樣的從二品副將,一般則是三百七十兩,至于再往下就更少了,正三品的參將一年只有二百四十兩,游擊一年二百兩,都司一年一百四十兩,守備九十兩,千總才區區四十七兩,把總只有三十六兩。

    對于綠營將弁而言,這點俸銀根本不足以支撐一年下來打點關節、人情應酬的開支,因此綠營中早早就形成了吃空餉的傳統,就好比左翼鎮這種要緊的地方,差不多都有兩成的空餉,至于其他綠營中少說也是三成以上的空餉,甚至有些閑散的地方能有五成空餉。

    什么意思?賬面上有三千人可以去打仗,可實際上只有一千五百人,而且這里面還有很多濫竽充數的,只是過來點個卯。

    這一次賴恩爵視察廣東各鎮綠營,主要目的便有兩個,一是統計實際在冊兵丁數目,二就是統計軍械情況,前面考核時廣東綠營各鎮幾乎全軍覆沒,也惹得賴恩爵大發雷霆。

    而這一次有了趙誠赴任左翼鎮,不僅提前得知了賴恩爵檢閱的消息,還做足了準備,去拉了不少青壯補足了缺口——賴恩爵心中未必不清楚里面有些手腳,但現實擺在這里,只要能在面子上讓他過得去,也就不會過于為難。

    “趙協統,過去本督在廣州也曾聽說過你,今日一見果真不同凡響,的確是個人才,左翼鎮有你襄助,信之倒舒心了不少。”

    賴恩爵瞥了一眼徐望,不咸不淡道:“信之,這關算是過了,但是接下來的流程該走還得走,試炮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新县| 大安市| 镇巴县| 治县。| 家居| 高阳县| 札达县| 息烽县| 建昌县| 榆中县| 泌阳县| 茌平县| 九龙城区| 铜川市| 从化市| 河间市| 秭归县| 和硕县| 铅山县| 达孜县| 资溪县| 合川市| 泰来县| 霍州市| 樟树市| 九江市| 贞丰县| 贡山| 江都市| 沐川县| 滦平县| 灵寿县| 苗栗县| 会宁县| 申扎县| 长垣县| 金乡县| 岳阳县| 佳木斯市| 海口市|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