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午三點,陸時羨得到諾克斯教授的首肯,他們一起前往一棟高大的實驗樓。 這里就體現出專業特色高校的不同了。 這一整座實驗樓全部都是農學相關實驗室,當然還夾雜著生化、分子和動植物等等實驗室。 諾克斯教授在戴維斯的咖位雖然不是最頂尖的那一批,但是已經獲取的科研成果做不了假,過去完成的課題很多是米國農業部以及其他部門的重點項目。 所以他的咖位幾乎處于第二梯隊里,除了沃爾夫農業獎、米國青年科學家獎、國家科學獎章、世界糧食獎以及世界農業獎獲得者之外,就是他了。 不過根據陸時羨的推測,諾克斯教授已經提名世界農業獎很多次了。 遲早他也能躋身戴維斯最頂級的那一批學者隊伍里。 坐上電梯,他和諾克斯一起來到實驗樓八樓。 “到了,這一層接近一半都是我們的實驗室。” 說完,他將右眼對準在門禁的攝像頭處。 綠燈閃過,厚重的實驗室大門自動展開。 “待會你去系統里錄一下虹膜,這樣你就能方便進出了。”諾克斯朝他解釋了一句,“雖然有些麻煩,但是涉及到實驗室安全,你應該懂得。” 陸時羨點點頭,表示理解。 不過諾克斯教授采用虹膜識別門禁,還是讓他有些驚訝。 要知道這可是2011年,這個時候主要流行的人體識別技術主要是指紋。 而虹膜識別技術是所有人體識別技術中錯誤率最小的。 因為虹膜在胎兒發育階段結束后,整個生命歷中就已經定型,它是不會產生變化的。 這個特征決定了虹膜的生物唯一性,在所有生物識別技術里,虹膜識別也是迄今為止最方便和精準的手段。 在21世紀,它已經被廣泛認定為最有前途的生物認證技術。 但在國內,很多實驗的門禁還是用的傳統不能再傳統的物理門鎖。 不過這也沒辦法。 誰不想裝先進的技術手段。 但奈何一個字,窮。 購置門禁的錢都可以買好多實驗藥劑或者常用儀器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