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燕大國際交流中心的一間教室里。 四位面試官端坐在陸時羨的不遠處,他們都是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有胖有瘦,有男有女。 已經在面試環節勸退過許多借著交流之故過去混學歷的學生,經驗十分豐富。 一位精瘦的面試老師氣場全開,率先對他發起了拷問。 “陸時羨同學,請問你申請燕大國際交流項目的初衷是什么?” 陸時羨經過一系列的面試,幾乎可以說是經驗豐富到極點。 就算底下坐著的全是院士,他也見識過。 又何曾怕過這種程度的場面。 陸時羨臉色毫無變化,甚至心里還有些想笑。 “有人出國是希望對世界擁有新的視野角度,有人是為了接觸不同的教育方式,還有人是為了增加更好的就業機會與可能性,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但我出國進行交流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走出去,引進來。” “走出去就是去往具有先進技術和知識的國家和地區,引進來就是學到這些核心技術和知識,然后根據我國特有的國情和實際,摸索出一套我國獨有的知識體系,并得到應用和推廣。” “我的回答完畢。” 一口氣說完,對他發問的面試老師直接偃旗息鼓。 什么鬼? 這小子怎么回事?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居然有一種在課堂里聽課的感覺。 可我是在面試,不是在聽課啊!!! 于是,他轉過頭和其余幾位交換了一下眼神,表示這是一個硬茬。 很快,經過短暫的安靜之后。 另外一位體型有些微胖的女士也很快想好新的問題,向他提問。 “目前我國的社會生產力以及綜合國力得到了顯著提高。不僅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8萬億元,年均增長率持續達到超過10%,財政收入從3.16萬億元增加到8.31萬億元。” “與此同時。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計算機還有國家高鐵項目等前沿科技都實現了重大突破。” “這充分說明我們哪怕不需要走出國門,也能夠完成自主創新,并且完成舉世矚目的成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