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弗里德曼曾經在1985年的演講中說過:經濟預測可能要耗上十年的光陰,才能取得所需的新證據,而自然科學在這方面就方便多了,能夠隨時進行實驗并預測。” 聽到這句話,陸時羨一下子就如同打開了思路一樣。 是啊! 每個學科都有其特性。 經濟學就是因為其預測證明的延時性才會產生這樣的困惑。 但這并不意味著研究經濟學沒有意義。 經濟學也是一門科學! 似乎在印證他的想法一樣。 女教授接下來的話,給了他堅定想法的底氣。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設立曾經飽受批評,米達爾曾和海耶克共同獲得諾貝爾獎,但是他在之后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他認為經濟學并不是一門和物理學、化學和醫學有著相同意義的科學。但弗里德曼認為米達爾錯了,所有人應該把經濟學家所做的科學工作和他們所做的其他工作加以區分。” “經濟學家既是社會的一員,也是科學家!” 說到這里,女教授明知故問地反問道:“所以研究經濟學有意義嗎?” 陸時羨恍然地笑笑:“研究一門科學,這當然有意義!” ...... 結束和女教授的對話之后,陸時羨非常好奇的去查了一下有關于她的信息。 大半個學期過去,至今還不知道她的名字。 真的慚愧! 盡管之前有過一點誤會,但是她的出發點也是為了學生好。 相反,這反而給陸時羨帶去更大的敬意。 很快,他便在經濟學院公開欄的名師風范里面找到了有關于她的信息。 徐利潔。 本科階段在燕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習,獲得經濟學學士。 獲得國家留學基金會資助,研究生階段在斯坦福大學碩博連讀。 學成回國在燕大經濟學院任教,任正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在西方經濟流派、外國經濟思想史和信用理論與政策。 好吧,陸時羨現在總算明白了。 難怪道理講的一套一套的,還這么讓人信服。 原來是研究經濟思想史的。 看一眼時間,已經來到上午十一點多。 陸時羨本來想去吃飯。 但是忽然想起剛剛徐利潔提起的征文比賽。 于是他又去圖書館,專門查了一下這個比賽。 希望杯大學生經濟學征文比賽屬于希望杯系列的一種,面向全國所有對經濟學感興趣的大學生。 按照學歷分為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個組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