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們是被分享著、租用著、占據著的。自詡人的存在凌駕于其他生命之上,是我們由來已久的想法。在過去,這種錯覺從未夢想成真,而今天亦然。人乃是內嵌于自然中的一部分?!保ǖ谝黄杭毎亩Y贊) “一種偶然的有序狀態,永遠處在陷入混沌的邊緣,只是因為來自太陽的那不懈的、不斷的能量潮流,才使這種有序狀態沒有解體,而繼續違反著幾率?!保ǖ谖迤哼@個世界的音樂) “線粒體和葉綠體一直體小、保守和穩定。這對于整個事業來說是件好事,因為從根本的意義上講,這兩種細胞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活物。二者攜手合作,制造出氧氣,并安排它的應用。實際上,是它們經營著生命!”(第十四篇:作為生物的細胞器) 燕大圖書館里。 這學期的課本早就看完。 閑來無事,陸時羨給自己列了一個書單。 劉易斯·托馬斯的著作《細胞生命的禮贊》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借來的書不能隨意做記號。 他開始在筆記本上將原句一字一筆的記錄上去。 合上書,陸時羨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將所思所感再次寫了出來。 “我們不是實際存在的獨立個體,我們被其他生命分享、租用并占據。類似線粒體的小生命是我們體內安穩的寓客,雖然看不見,但是并不意味著它們不存在。” “很多人坐在一堆由聚合物、玻璃和鋼鐵制成的屋頂上。他們悠晃著兩腿,遙看這行星上翻滾扭動的生命,殊不知自己已經同自然分離?!? “地球不是我們想象中,鄉間池塘的水面上裊裊冒上的氣泡,也不是一群小命嬌弱的鳥雀。它是宇宙中最堅韌的膜,它不理會幾率,也屏蔽著死亡。” 試問當醫學家、生物學家與科普作家三種身份合而為一是什么樣子,劉易斯·托馬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讀這種涵蓋對生命、人生、社會乃至宇宙思考的書籍,足不出戶就能欣賞世間最美的風景。 用手晃了晃右手邊的鼠標,陸時羨地登上期刊官網。 隔一會去看沒有新消息的紅點,這仿佛已經成了他的一種習慣。 由于是外文網站,網頁顯示具有一定的延遲。 五秒鐘之后。 在網頁右上角。 陸時羨赫然發現,自己名字右邊的標志與之前不一樣。 一個鮮明的紅點出現在眼簾中。 “不會吧?” 陸時羨使勁地揉了揉眼睛。 要知道,這才到審核階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