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打開電腦,陸時羨插上移動硬盤。 當時讓他束手無策的實驗處理數據再次出現在他的眼前。 但他此時的操作很奇怪。 只見到幾乎所有正常的遞送實驗樣本數據都被他隱藏。 剩下的都是因為各種因素從而產生誤差的數據。 他的靈感來源于此。 盡管都是被棄之不用的數據。 但當時在翻閱時,他無意看見了一組數據。 那只實驗小白鼠由于發生了炎癥,所以在遞送實驗數據處理之后呈現出較大的偶然性誤差。 所以這組數據直接被剔除了,但現在的他如視珍寶。 將這組數據單獨拿出來分析。 此時它正好成為了實驗組,而其他正常數據直接成為了對照組。 如果說之前他的感覺還有些似有似無。 但在這一刻,他的方向就已經完全確定下來。 在炎癥條件下,t細胞的功能變化。 盡管他自己還未曾發覺。 可他遵從著自己的直覺。 所謂炎癥就是具有血管系統的活體組織對損傷因子所發生的一種防御反應。 談到炎癥就不能不提起它的幾種主要標志物了。 在醫學界,或許它們遠在比在生物學界更聲名赫赫。 第一種是降鈣元素pct,它是一種細菌感染特異性標志物,是無激素活性的降鈣素前肽物質。 一般情況下,機體正常時含量極低,主要由甲狀腺c細胞合成。 但在機體發生炎癥反應之后,幾乎所有器官中的實質組織細胞均可合成pct,導致大量的降鈣元素釋放,是檢測炎癥的重要指標之一。 第二種是白細胞介素,簡稱白介素6(il-6),是一種功能廣泛的多效性細胞因子。 il-6可調節多種細胞的生長與分化,具有調節免疫應答、急性期反應及造血功能。 除這兩種之外,還有腫瘤壞死因子tnf-α以及c反應蛋白crp。 仿佛是一種自然反應,陸時羨將患有炎癥小白鼠的所有數據輸入到軟件。 緊接著,他竟然發現一條神秘的絲滑曲線。 炎癥標志物數量指標居然和t細胞活化因子以及促炎因子等指標存在某種規律性聯系。 “砰砰砰……” 陸時羨的心里忽然像是重錘敲擊一樣,劇烈跳動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