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燕大則是還考驗了另一個維度。 那就是學生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到了大學能否繼續保持優秀等等,所以在大二剛開學這個階段才進行評選。 過了十分鐘。 按照獎學金評選進程,此時的評選已經正式開始。 參加這次新生獎學金的領導和貴賓有學校副校長和來自各院的院長及教授。 等所有人發言完畢,來到了此次評選的正式環節,進行答辯。 除了陸時羨和柳晨光來自元培學院之外,其他八位同學來自機械系、土木系、航空院、建筑系計算機系、中學系等等。 元培學院的優勢很大,盡管只有一百四十人,但卻擁有兩個名額。 當然,這也和它堪稱恐怖的生源有關系。 如果不是要給其他院系一面子,這個名額恐怕遠不止兩個這么簡單。 九點半,答辯正式開始。 在兩個小時的時間里,十位選手需要依次上臺進行陳述。 在他們背后的ppt同時地放映著對應的內容,給人以直觀的視覺感受。 這個陸時羨覺得沒有什么可大書特書的。 走到這里的基本上已經被內定了,這十個人都會獲得獎金,進行這個環節也只是走個形式,順便激勵一下其他人。 陳述完畢之后,評審委員會提出問題,有的選手問的不多,只是寥寥數語,可有的選手卻似乎被評委給盯上一樣。 很遺憾,陸時羨就是其中之一。 “這位同學,剛剛聽你的陳述,作為第二十屆國際高中生生物競賽世界第一名,你既然后面又選擇了生物科學方向。 “那么你當時為什么沒有進入生命科學學院?”一位女性評委拿著話筒向他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陸時羨忍不住瞄了一眼評委席卡上的名字,果然是來自生科學院的教授。 難不成女人真就這么記仇,最開始的顧洪雅也是,并且向他問過同樣的問題。 只是不一樣的是,兩者的場合不同。 當時,他以傻笑搪塞過去了,現在卻必須回答。 這個問題回答的不好,最嚴重的后果是引發兩個學院的感觀厭惡,那可真是芭比q了。 思考了一秒,陸時羨開始作答。 “生科學院確實是我心中所向,我也愿意在生物科學方向領會真知識,學到真本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