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包括他們之前想去而不得的筑波山和霞浦湖,也算彌補了一個小遺憾。 很快,到了第二天。 華國隊的四人皆是嚴陣以待起來,因為這是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場比賽。 東京時間,早上八點。 第二十屆ibo理論考正式開始。 陸時羨拿到剛到手的試卷,開始進行審題。 “親愛的參與者,今天你將進行理論部分考試,共需要考試260min。” 這個意思很明確,需要連續四個多小時的戰斗嗎?也就是說考驗持久力的時候來了。 “試卷共由兩部分組成,a和b?!? “a部分的問題有些是多個選擇,這意味著可能有各種回答,但僅有一種多個選擇的回答是正確的......b部分的情況更復雜一些,回答方式有變化......” 這跟培訓的時候差不太多,于是他繼續往下看。 “在答題紙上不要進行改正,如果要改也必須很清楚......” “按你喜歡的次序來,我們祝你成功!” 雖然已經在培訓時看見過類似的表述,但是陸時羨還是必須將其認真的通讀一遍。 萬一有什么細微的變化沒看到,由于忽視造成了巨大的失誤,那真的就不值得了。 沒有標注什么第幾部分,試卷上直接就是細胞生物學擺在你面前了。 簡單掃了一眼a部分,沒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都是開胃菜。 看向第一題:多肽是如何通過細胞質核糖體合成地點轉移到線粒體的。 果然沒什么戰斗力啊! 陸時羨開始稍微回顧關于這方面的知識點。 “轉運的多肽有起始信號序列,轉運蛋白會識別這些序列并結合到這些蛋白上,轉運蛋白最后帶著這些蛋白到達葉綠體和線粒體的表面。” “然后通過跨膜蛋白的作用到到達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內部,最終切割掉信號序列,重新組裝和折疊成需要的蛋白?!? 陸時羨只好帶著期待的心情,在試卷上圈出了大大的b和c選項,看看待會能不能遇見讓他感興趣的題目。 期待的看向第二題,問的是在一個細胞中,線粒體和質體的的數目是怎么增加的。ъìqυgΕtv.℃ǒΜ 呃,是不是有什么問題?。? 我這是在做高考生物? ...... 接下來又做了幾題,果然還是一如既往地送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