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省距離徽省并不遠,陸時羨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說起來,這還是一段曲折的歷史。 六十年代的時候,國家重新規(guī)劃燕京高校,大批高校撤出燕京,只保留一小部分。華科大赫然就在撤離名單中。 這些被撤離的高校大都外遷至東山、北河、北鄂、南湖、徽省等地。但對于華科大的遷移,除了徽省之,竟沒有一個地區(qū)接納。 只有徽省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誠意,有句話到現(xiàn)在還令人振聾發(fā)聵。 “再苦,徽省人民不吃不喝也要把華國的科學(xué)苗子保住”。ъìqυgΕtv.℃ǒΜ 后來局勢好轉(zhuǎn)后,華科大一直想往燕京遷回,畢竟燕京是華國的文化教育中心,而且它的主管華科院也在那里。 為了挽留華科大,地理上不集中供暖的和肥,克服種種壓力給華科大裝了暖氣,這在和肥之前并沒有先例。另外還開通了和肥——燕京專線,以便科大教職員工回去探親。 由于這樣中國科大取消了回北京的念頭,一心留在和肥市辦學(xué)。 現(xiàn)在有些地區(qū)現(xiàn)在抱怨沒有頂尖高校,地區(qū)高等教育資源不平衡, 而徽省卻是抓住這個了偶然的機會,使徽省擁有了一所世界范圍內(nèi)的高水平大學(xué)。國家籌建的那么多頂級的國家實驗室中,安徽就有數(shù)個,僅次于燕京。 還真別說,在國外可能華科大的名頭說不定還比燕大水木還響。 因為有人作伴,兩人一路上閑聊倒也不覺得煩悶。 三個多小時的車程,陸時羨很快便到了目的地。 兩人都沒去過華科大,只好找人問了一圈的路。 還好華科大在這算是地標(biāo)性的建筑,隨便一問就有人給他們指引道路了。 兩人背著行李到了汽車站,坐上直接前往華科大門口的汽車。 二十幾分鐘之后,他們成功來到華科大的校門門口。 看著面前平平無奇的大門,甚至還比不上他前世就讀的雙非大學(xué),可陸時羨卻有些感慨。 這座“老北門”,其實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座大門了,它見證了華科大遷往徽省路途上遇見的重重困難、從艱難困苦中不斷崛起的經(jīng)歷。 老北門承載了中國科大人的集體記憶,象征著科大人不畏艱苦、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質(zhì)。 有時候,好的大學(xué),不一定需要多么豪華的教學(xué)樓,以及多么高大上的大門! 正如同教育家梅貽琦說過的一句話:“所謂大學(xué)之大,非有大樓之謂也,乃有大師之謂也。” 此時已經(jīng)將近黃昏,姜云坤帶著陸時羨去附近找了一個賓館,在陸時羨的要求下只開了一個房間。 盡管是公費出差,但是能省還是要省的。 第(1/3)頁